—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北川:守正创新聚合力 乡风文明助振兴
2020-05-25 10:30: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北川羌族自治县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情况的报告

  四川文明网绵阳讯(北川县文明办)北川是“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摘帽地区和边远山区,辖19个乡(镇)。全县总人口23.44万余人,有羌族人口8.5万人,占全国羌族人口的三分之一。有农业人口237809人、外出务工人员46971人。

  2015年8月13日—14日,北川县委书记赖俊作为全国31个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县(区)代表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2016年1月,中央文明办致信县委书记赖俊,把北川抓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16年、2017年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县均受邀参加,并在2017年的会议作书面经验交流。

  主要做法 

  近年来,北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明委的决策部署,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摘帽和实施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成功创建4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被中央文明委、中宣部列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及“最美奋斗者”兰辉、全国最美村官肖琳、全国最美家乡人徐兴林、全国十佳美德孝心少年任芳芳、全国最美励志少年李瑶等一批道德模范。《瓦尔俄足》舞蹈代表西南片区参加了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川上大禹》入选第六届四川省中华经典诵读会。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文明之花遍开羌山大地。

  (一)筑牢理想信念强根基

  一是理论宣讲聚民心。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探索出“故事式”“演艺式”“指尖式”等本土化理论宣传宣讲新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结亲帮万户宣讲队”“草根”宣讲队、“火塘宣讲队”,通过“大禹智汇讲堂”“院坝会”“田间微课堂”等形式,将宣传宣讲融入民族习俗、地方文化、生产生活、文艺创作、互联网技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大白话”,“绘声绘色”地把新思想、新政策、新精神送进群众心中。二是价值引领提信心。创新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三个一”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建立一个“好人信息库”,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3人获评“中国好人”、3人获评“全国美德孝心少年”、22人获评“四川好人”。创作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羌娃”系列公益广告,印制宣传画10万余份张贴在文化院坝、公交站点、交通路口等公共场所;制作核心价值观宣传台历10万余份,发放到千家万户。拍摄一系列以“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事迹为主题的微电影,通过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展播。微电影《独臂天使—全国美德孝心少年李瑶》荣获全国“三等奖”。三是志愿服务暖人心。以党员志愿者“领唱”、专业志愿者“合奏”、农民志愿者“主打”,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县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420支,共有注册志愿者3.8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打造大禹智汇讲堂、羌风新阶层+公益、羌山应急救援、羌山雏鹰4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每年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助残助老、爱国卫生运动、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10万余人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和抗击重大疫情、抗洪抢险等关键时刻能打硬仗,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四川日报、精神文明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开办“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超市”,深化志愿服务激励措施,让群众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四是能人带动心连心。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培育“新乡贤”“田秀才”“土专家”500余人,每年设立2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计划,鼓励300余名科技人才投身基层一线。深入开展“十大脱贫攻坚带头人”评选活动,带动500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聘请1000余名技术专家、致富能人等作为“农民夜校”“大讲坛”教员,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技能提升、创业规划等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的新型农民。经验做法被四川日报多次报道。桃龙藏族乡大鹏村被评为全省首批农民夜校示范校,两次在省示范培训班作经验交流。

  (二)深化文明创建树新风

  一是以城带乡育文明。以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工程,将文明的触角向乡村延伸,坚持以城带乡、以乡带村、以村带户、以户带人、文明结对,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进程。制定县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测评体系,明确创建标准和内容;开展“十佳文明乡村”“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实践所(站、点)”评选活动,制定评选办法,量化标准和特色,明确激励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召开县、乡、村三级大会表扬,敲锣打鼓带红花,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广泛宣传弘扬正能量。对全县评选出的永明村、大鹏村等10个“十佳文明乡村”给予每个村1万元奖补资金;“十星级文明户”分别由乡镇、村两级命名,户籍人口当年免费旅游1次辖区内景点、免费享受健康体检,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惠农政策,全县每年共评选村级“十星级文明户”3000余户、乡(镇)级“十星级文明户”230户。正在启动全县“十星级文明实践所(站、点)”评选活动,对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实践所(站、点)”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与奖补资金。开展文明单位与贫困村、乡村学校少年宫、文明实践所(站、点)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智”“志”双扶、“共育新人”“共建实践”工程。二是“三大行动”促文明。深入开展乡村礼仪、清洁、健康“三大行动”,制定《农户待人接物规范及清洁卫生标准》,编写“三字经”“打油诗”“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印制宣传画10万余份发放农户和张贴在公共场所,创作快板、小品通过融媒体、微信短视频宣传展播,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律己敬人、卫生健康、科学文明的良好习惯。三是环境治理助文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使一个个 美丽乡村破茧成蝶,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县60%的村达到县级及县以上文明村,创建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村、75个市级宜居乡村。

  (三)推进移风易俗淳民风

  着力从党员干部带头、村规民约入手,开展“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活动。一是“硬约束”管理。全县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自治组织1500余个。各村有针对性地制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内容标准细化量化,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来互评互议,设立“道德红黑榜”褒扬文明新风、反对不文明行为,实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曲山镇沙坝村村规民约获评全省100个“最佳乡规民约”。二是“家庭法”伦理。用羌民族优秀家规家训推动移风易俗,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村民写家训、晒家训,打造“量身定制”的家训“训”出好家风,开展“好家风故事”“好家规家训”和“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全县每年评选100个“好家风故事”、100个“优秀家风家训”,桃龙藏族乡贾永未家庭获评全省100个“经典家风好故事”。三是“习惯法”治理。探索“三三四四五五”社会治安治理模式,创新羌族“习惯法”,将羌风民俗融入司法调解治理,采取司法、公安、文化等部门与乡镇村社联动,居民代表参与的方式,现场讲法、学法、用法,实施“三羌共治”,调解处理一般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共建和谐社会。

  (四)丰富文化内涵提气质 

  深入挖掘和开发禹羌文化,提振群众精气神。以文化院坝、密集院落为载体,集中制作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画,向群众传递爱国爱家、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正能量。办好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羌历年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弘扬大禹文化、红色文化、感恩文化。全县20多个文艺协会1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带动2万余名文艺骨干投身文化惠民服务,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等活动。北川县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22个,获评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等。

  工作成效

  北川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引导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美化了环境、拉动了经济、带来了舒适生活。物质上的不断丰裕,也让农村群众格外珍惜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两者实现了良性互动。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永昌镇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一)文明创建助推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增收致富、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2018年8月被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通过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意识和自身“造血”功能,2019年投入文化扶贫资金359.88万元、教育扶贫资金8000多万元,健康扶贫资金1531.316万元,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二)文明创建助推乡风民风显著提升。通过开展“乡风文明十大行动”,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并落实文明创评激励措施、绘制农村文化墙、制作善行义举榜、开设道德评议堂、开办“农民夜校”、制作“身边好人”宣传栏,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等措施,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民俗等先进文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破除成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

  (三)文明创建助推乡村面貌显著改善。通过创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环卫长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乡村环境卫生焕然一新,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村美民富”的农村生活新面貌。同时,农村环境的美丽蜕变,极大增强了群众的环卫意识,提升了群众参与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参加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义务管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良生活习惯逐渐消失,巩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村、75个市级宜居乡村。

  工作对策

  下一步,北川县将以建设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为契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一是织密“项目网”。围绕实施“四大战略”、“四区”打造、“三县”建设,按照“1234567”(即以党建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成果,建立线上+线下、宣教+服务、普遍+定向三大机制,打造大禹智汇讲堂、羌风新阶层+公益、羌山应急救援、羌山雏鹰四个特色品牌,助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文明创建、社会治理五大工程,整合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普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法律服务六大平台,围绕感恩奋进开展传习理论、传习政策、传习价值、传承文化、传扬新风、传授技能、传扬法治七大文明实践。)的运行模式,开展好39项主题实践项目。二是打好“民族牌”。采取“议话坪”“转转酒”“院坝会”等形式,开展道德·法治评议活动,评议推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邻居”和“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议惩戒不孝顺、不诚信、不守法等失德失范行为,培育文明新风尚。三是配好“特色餐”。开展“十星级”文明实践所(站、点)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活动,突出标准化和特色化建设,探索“志愿服务积分超市”“社区货币泽古”等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实现“一所一品”“一站一貌”“一点一韵”。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