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让老胡同“修旧如旧”焕发新生机
2020-05-19 10:59: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到处乱停的机动车不见了,各家门口的门楼变得更有味道了……5月15日,经过修缮的北京东四九条胡同亮相。城市“修复师”使用老料,对胡同的老墙进行包砌灌浆,浸水打磨,让胡同“修旧如旧”,重新焕发了生机。(5月16日《北京青年报》)

  东四的胡同记录着数百年北京城的变迁和居民生活。为了留住老北京的文化记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以来,北京实施胡同修复,东四三条至八条等历史街区的胡同在恢复原有风貌的同时改善了居住环境。2018年10月,“东四环境提升工程”的胡同整治修缮项目稳步展开,东四九条胡同也进入具体修缮实施阶段。

  保护历史建筑,“修旧如旧”是重要手段,前提必须是科学、专业。如若盲目实施,很容易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这样的前车之鉴不少:辽宁绥中有着700年历史的“最美野长城”被修缮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于南宋的佛像惨遭“土味”重绘……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必须让专业的人来做,老胡同“修旧如旧”也应如此。

  老胡同“修旧如旧”,关联着历史街区特色肌理所付诸的城市内涵,显然不是普通人、门外汉可以胜任的。诚如一位故宫“修复师”坦言,不专业的修修补补有时带来的破坏,比雨打风吹之下的自然损坏更加严重,甚至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有例可证:过去老北京的房子,不管是大富之家还是寻常百姓,往往是“外整里碎”,外表是整砖,里面尽是碎“核桃砖”。连当时有些大户也是重在“捯饬”外表,至今虽然外观尚可,其实内里已经“酥”烂。  

  可见,老胡同“修旧如旧”,也需下“绣花功夫”。首先要求方案要设计得精细。比如,“一院一策、一户一策、一门一策”地制定修缮方案。去年出台的《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征求意见稿)》中也特别提到,胡同修缮要准确把握文化特色,避免“南装北饰,内衣外穿”。老胡同“修旧如旧”,需要遵循古建规制,因此在方案设计中,就应请一些“老师傅”来指点。

  同时,在具体实施中还得依靠专业的“修复师”,严格按照古建的规制,以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结构古法细作,为胡同“护肤美颜”,使其重现古韵。以木器修缮为例,传统的工艺叫做“一麻五灰”,大概全部下来有13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细控制。细致谋划设计是为巧心,针脚绵密均匀是为细心。只有下足这样的“绣花功夫”,用匠人的细致与执著,对修缮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让老胡同“修旧如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付彪)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