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每处文物都应是被保护的“幸运儿”
2020-05-19 10:51: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约1公里处,一座石灰岩孤峰兀然挺立。这里就是国内罕见的史前遗存——万寿岩遗址。它是一个窗口,让今人在这里洞察到我国东南沿海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轨迹;它是一座桥梁,架起了海峡两岸古人类迁徙的线路,并实证了清晰的两岸同源关系;它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辩证关系的深度思考。(5月18日《光明日报》)

  据上述新闻报道,20年前,一声声“轰隆隆”的采矿爆破声,差点将这个弥足珍贵的遗址永远掩埋。当时对其进行的一场抢救性挖掘,曾是那样地惊心动魄。关键时刻,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终于力挽狂澜,保住了这一弥足珍贵的遗址。从此,被誉为“南方周口店”的万寿岩,守住了一份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并开启了它百年文物工程的崭新篇章。万寿岩,成为考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幸运儿”。

  真希望这样的“幸运儿”多些、再多些,每一处文物都应该是这样的“幸运儿”。

  文物是无数劳动者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遗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先人和我们,同样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包括这些历史遗产保护在内的文化保护程度。保护好这些一旦被破坏便不可再生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然而我们要看到,文物资源浩若烟海,保护责任重若泰山,是我国文保工作的鲜明特征,因此,文物保护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全国以文物和各类遗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博物馆、纪念馆4800多家。而我国文物保护从业人员,多数集中在省市文物部门、文保事业单位和博物馆,而基层文管所、县博物馆的人员很少,并且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例很低。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许多文物资源丰富的地方在保护投入方面难以保障。我们不能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而是应先懂得珍惜才能有效保护文物。在珍惜中保护,在保护中珍惜。

  一句话,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文物保护力量严重不足,资金短缺等,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相关部门增加投入的同时,我们要说,文物保护不仅是专业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文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唯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大家都伸出手来,为文物保护尽一份力,人人做贡献,那么,人人的“微力量”就能形成巨大的文物保护正能量。

  只要每个社会力量都有文物保护的爱心和责任心,在参与文物保护上凝聚共识、展开共同行动,那么,在全社会就会逐渐形成这样的局面:许许多多个人和单位都不会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许许多多的文物就会如同万寿岩遗址一样,不会在经济发展大潮中被湮没。(王恩奎)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