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保护传统村落需“留人”与“引人”
2020-05-15 11:01: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的通知》14日正式公布。住建部将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实施挂牌保护。专家认为,这赋予传统村落可辨识的“身份”,将以“金字招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5月14日新华社)

  在经年累月的岁月沉淀中,我国诞生了众多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和记忆的活化石,传统村落的稀缺性,不仅体现在原生态的环境,更体现于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美好的记忆。然而,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传统村落数量迅速减少,保护传统村落的急迫性更加凸显。

  保护传统村落,需要做大量细致而具体的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社会工程。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传统村落的存在和发展,同样需要以“人”为本。这就说到一个现实,现在农村许多人都在外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村庄由此成为一个个“空村”。房子修建得再好,如果没有人居住护理,也会在年复一年的日晒雨淋中破败。同样,如果传统村落是一个个“空村”,没有人气,投入再多钱保护,最终也难逃凋敝消失的命运。

  如何让传统村落留住人,不成为“空村”?首先,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村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不用为养老、看病担忧。同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等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传统村落旅游。通过发展旅游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赚到钱,由此吸引外出打工者回流乡村,在传统村落扎根。

  更为重要的是,积极探索保护传统村落的制度路径。比如,鼓励、支持文化资本下乡,到传统村落开画社、诗社、书社,通过现代文化项目与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的融合、对接,为保护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赋能,吸引更多有志于保护传统村落的人士到传统村落长期居住。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化解传统村落成为“空巢村落”的现实难题,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文化资本的赋能,会给传统村落带来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繁荣“复活”。而且,这种繁荣“复活”,是不破坏传统村落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而非以牺牲传统村落人文环境为代价的建设开发。

  这就要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大胆创新,结合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实际情况,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鼓励、支持文化资本投资传统村落、扎根传统村落,免除土地权益、期限等后顾之忧。比如,允许传统村落村民将多余的宅基地转让给文化项目开发,通过农民宅基地流转改革,吸引有经济实力的文化资本下乡。

  青山绿水炊烟,小桥流水人家。传统村落像一幅幅水墨画,在岁月的年轮中徐徐展开。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那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净土、文化的根脉、乡愁的依附。失去村落就隔断了乡村文化,而这种“断裂”是无法用其他方式弥合的。可见,乡愁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真实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你住在城市,还是生在农村,心中都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正因此,面对传统村落消失的现实,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乡愁,最为紧迫的就是用实际行动“留人”与“引人”,从而使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重新焕发生机,永葆“人气”。(孙维国)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