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教育时评]“小学缓一缓”是对儿童的温情呵护
2023-01-12 10:34: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小学一年级教室里的黑板高度降低了,班级公共空间增加了乐高角、手工角……近年来,厦门在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注重让衔接理念在环境和教学上落地,倡导在小学低年级营造幼儿园的氛围,并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来“增缓冲”。同时,鼓励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联合教研,定期交换岗位或跟岗,共同破解衔接难题。(1月9日《中国教育报》)

  厦门教育界让衔接理念在环境和教学上落地,秉持“小学缓一缓,过渡更平稳”的教育理念,让少年儿童从幼儿园顺畅过渡到小学阶段,非常人性化,很有人情味,彰显出对少年儿童的温情呵护。

  客观地讲,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每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心理都会有一个“阵痛期”。“阵痛”的感觉或隐或显,或轻或重。儿童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无论是环境还是学习内容的变化,都会在他们心中引发一定的冲击波。如果这种变化特别大,儿童势必在起初难以接受,有的可能很久都无法适应;假如这种变化不是那么明显,让儿童恍惚间还以为自己仍在幼儿园,那么过渡就会自然而然,儿童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并适应实质性的变化。厦门在小学低年级营造幼儿园的氛围,并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来“增缓冲”,是非常明智的务实之举。首先会让儿童感到,小学就像幼儿园那样熟悉与亲切,从而弱化他们对新环境与新学习任务的陌生感与距离感;其次,会让儿童有信心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幼儿园的环境与氛围,就是把儿童或幼儿视为“宝宝”,周围环境布置完全按照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有着童话梦幻般的色彩;幼儿园老师对幼儿说话,语气是亲昵的,甚至是撒娇的,体现出幼儿的话语特点。就像从白天进入黑夜,会有傍晚或者说黄昏自然过渡,从黑夜到天明,会有黎明或者说拂晓过渡一样,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也须有一个介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模糊”环节来构建缓冲与过渡空间。假如没有这样的缓冲模糊过程,让幼儿生硬地进入到小学,教室里到处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紧张气氛,老师再把儿童当成“小大人”,完全以对待大孩子的做法教育管理他们,那么,就可能使孩子们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望而生畏。

  其实,不仅是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需要缓冲过渡,就是从小学到初中同样也需要。而且,一门新课程开设之前,老师也要对缓冲过渡有意识,并在开课前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与动员,不宜打开书本就宣讲。我以自身经历来说明。我当年上小学时,没有开设英语课。进入初中,第一堂英语课,英语老师直接拿起课本讲解英语单词,一个星期后突然要学生上台听写单词,我一下子慌了——我并不知道英语单词还要背诵默写。当时,幸好没有叫我上台听写。此后,很久我才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假如第一堂课,英语老师不是开课就讲知识,而是先跟我们聊聊天,讲讲英语是什么课,有什么用途,我们该怎样学,效果无疑就会好很多。

  当今社会讲求以人为本,教育自然讲求以学生为本。对于儿童来说,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了解儿童身心发育特点,遵循各个年龄段的教育规律,进而从各个环节落实对孩子们的关爱,让孩子们在处处以人为本的氛围中感到舒适、自然和妥贴。只有这样,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才会多一些坚实保障。(涂启智)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