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教育时评] 每个付出者都是高考“答卷人”
2020-07-07 11:28: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071万考生步入考场,迎来他们人生当中的一次大考。这次高考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非同寻常的岁月里,参加人生这场大考,是每个走进考场的孩子们的幸运。是的,是幸运。时势造英雄,苦难成大才。从疫情中突围而出的每个少年,都身不由己地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历练,这场历练的深度和醇度,以及对今后人生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次高考。孩子们所经历的我们这片土地上、我们这个星球上发生的战“疫”历程,将和教科书上的、课堂上的内容进行一次深度融汇、碰撞,而得出的符合客观事实和人间正道的那些答案,成就在个体人格中的家国情怀、大爱担当和无私精神,更将成为在考场上“超常”发挥,在考后走好每一步人生路的重要动力。

  这场考试,得到比以往更多、更为深切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高考制度本身,不能作为考量应试教育某些弊病的一个聚焦点。在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高考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无可替代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应该更加确认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高考绝非独木桥,高考并非人生开挂或者蹉跎的分水岭,只要抛开简单线性的成功学视角,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金榜题名和人生价值的方程式,可以有多种解法。只是在这一刻,在开考铃声敲响的时候,让我们快揣着祝愿,真挚祝福每一个走进考场的孩子,都能够出色发挥、顺利答卷,能够有一个灿烂的前程。这一刻的基调,是祝福。

  为了这场大考,一座座城市、一个个地方教育、卫生、交通、应急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平常的烧烤摊、私家车的鸣笛甚至普通邻里之间某些鸡毛蒜皮的纠缠,可能都不自觉地进入静音模式,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高度价值认同,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新习俗”吧?就像很多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的“春节三天绝不吵架”,包括平日里总是磕磕碰碰的婆媳关系也分外和谐,一切都风轻云淡一样。高考期间市民的某些不约而同的选择,整个城市治理的高度协同化,包括应对疫情以来所形成的一系列分类推进、快速反应、点面结合的现代治理和有效服务方式,比如各地此次为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的考生提供隔离考场以及相应的时间补回方案,都充满了人文质感和情感况味,与其说是特殊时间的应急办法,到不如说,是城市温度日积月累的成果。

  高考期间,还有一些地方正在与暴雨洪水进行战斗。而在全国各考场,包括每一场考试之前的测温和口罩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称得上有千钧之重。每一个默默无闻的付出者,无疑都是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答卷人”,都应该得到一声带着笑意的感谢。那么,每一个奋斗者、进取者,在这个可以无惧一切挑战、可以创造一切可能的新时代,不要辜负好年华,不要轻易言放弃,拿起笔来,抖擞精神,出击吧!(张翼)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