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凝聚精神力量 推动文明进步

发表时间:2018-12-19 15:01:00    来源:精神文明报
——对话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文明办主任胡良荣

  40年沧海桑田,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发生了巨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天堑变通途,一个个村庄翻开了崭新的画卷,一个个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亲历者们以自己的方式,与激情岁月中的自己对话,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

  近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文明办主任胡良荣。出生于1964年的胡良荣,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之时,正在上初中一年级,他不仅亲历了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全程参与到改革开放当中。对于改革开放,胡良荣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

  记者: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您的个人经历与改革开放有哪些联系?

  胡良荣:记得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郭沫若也在大会上发言:“科学的春天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政策。那时我正在上初中一年级,在报纸上看到这一切,内心非常激动,想着要怎么学习科学,融入到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去。

  我父亲是教师,他要求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报效国家。那时候,我初一就把初二的课程全部学了,初三就把高一的课程全部自学完成,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属重点中专——四川省蚕桑学校。

  后来我参加工作时,国家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在学校学习的专业也是和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但觉得知识量远远不够,于是1986年我自考了西南财经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

  那时经济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毕业后,组织把我调到了蓬安县计划委员会,其间,我见证了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

  随后的30年,我从蓬安到了顺庆,工作从区委、政府机关到基层乡镇再到顺庆区文明办,也在工作中见证“中国奇迹”,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再到群众的精神面貌,变化都非常大。

  记者:改革开放四十年,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所亲历的变化有哪些?

  胡良荣:改革开放四十年,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大家开始讲品质问题,网上下个单,全世界的服装产品都能买到,天南海北的瓜果蔬菜都能吃到。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分配给我的一间十几平方米房子,有阳台有灶台,可以自己做饭,在当时真是好得不得了,别人都非常羡慕,现在家家户户住套房,即使是家庭困难的群众,也有安居房、廉租房。那时候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会下乡,单位配了一辆自行车,觉得十分洋气,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小汽车。以前单位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所有人还有周边的老百姓,晚上都围在一起看节目,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电脑的普及程度也相当高。从这些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记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您认为应当如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进百姓、走在实处、走出新路?

  胡良荣:作为一个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于历史上一个最好的时期,为什么呢?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有很大篇幅讲到了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自信。党的建设里,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二位,我认为这就是“文明的春天来了”,所以应该身体力行把这个工作做好。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价值观问题,一些人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其次我们在加大对好人模范褒扬的同时,建立一套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惩戒机制刻不容缓。比如黑名单制度、黑榜制度、不文明行为曝光制度,从而遏制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发生。另外还有经营领域诚信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法治,并加强执法,要让那些不诚信经营者依法受到处罚。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做实,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在润物无声中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在基层工作多年,让我深知基层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接受什么。比如,到基层特别是农村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照本宣科,老百姓一定听不懂,听不进,通过身边人鲜活的故事去阐释,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传,老百姓就很认可,也容易落实。

  我们经常请道德模范、好人到单位、到农村去讲自己的故事、讲身边人的故事,我也经常到单位道德讲堂讲课,也把道德讲堂活动开到了农村院坝里去,讲乡风文明等等,用鲜活的人与事来阐释价值观和文明,从小处从细微处着手,让文明落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脉相承,要让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深入人心,就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相结合。比如现在农村很流行修家谱,我们应加强引导,推动将社会主议核心价值观写进各家族的家谱,作为家训传下去。

  我们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好邻居、勤劳致富之星、文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年年有侧重,并且重视推选过程,广泛发动,面向社会评选,促进文明风尚的形成。

  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多种手段加以引导。顺庆区和全国各地一样,40年来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全区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好人、志愿者。总体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在顺庆群众的身边落地生根,好人好事在全区蔚然成风。

  记者:今年5月,顺庆区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推进会,会议提出在创建工作中,既要重城市也要重农村。接下来顺庆区将如何提升乡风文明,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胡良荣:顺庆区常驻人口72万,农村人口26万。现在交通发达,就业自由,城乡人员流动大,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里的人很多,所以我们创文明城市时,区委政府要求全民参与,城乡同创,全面提升文明程度。目前全区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已出台《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一是开展好群众性的文明创建和系列评比活动,创建一批文明村、文明乡(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选树一批道德模范。为了发挥先进人物在文明创建上的积极作用,全区各乡镇(涉农街道)、村结合实际,开展了勤劳致富之星、孝老爱亲之星、环境优美之星、新乡贤等各类评选活动,特别是乡村旅游项目实施村,必须广泛开展诚信经营教育和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人物。

  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因地制宜创新宣传,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教育活动,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引导村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新修家风家训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家风家训,对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传承发扬,相悖的要予以修正,祠堂文化、宗族文化要为促进文明新风养成服务,为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服务。

  三是推动乡风文明和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扶贫先扶志、先扶“精气神”。要强化贫困村文明创建活动,所有贫困村都要创建为区级及以上“文明村”。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发挥好文明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培育文明乡风,增强帮扶效果,扩大帮扶效应。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各村要建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近关爱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需要帮助的村民。

  四是建立道德“红黑榜”,弘扬社会正气,鞭挞歪风邪气。在全区全面推行道德“红黑榜”制度,各乡镇、村普遍建立道德“红黑榜”。明确进入和移除红榜和黑榜的条件,扎实持续开展,让这项制度成为推进乡村德治的抓手。

  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永不停步,不断前行!(记者 漆世平 实习记者 罗园)

编辑:杨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