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长宁县农村“请客风”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4-13 10:58:00    来源:四川文明网
  目前农村正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建设乡风文明是其中重要内容,治理农村“请客风”是其中重中之重内容。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一些陈规陋习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等喜庆事宜的操办方面,出现了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狠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请客风”,笔者深入全县乡镇、村社,选择了400余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和案例,并通过对调查数据和案例的分析,探讨当前农村“请客风”盛行的危害及主要原因,进而提出狠刹“请客风”的对策措施。

  一、农村“请客风”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98%以上群众对现在的“请客风”问题都怨声载道,叫苦不迭。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份子钱越随越多、酒席越摆越贵、场面越来越大等陋习恶习坚决反对,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呼唤崇俭抑奢的传统美德。但还有少部分干部群众认为红白喜事就该大操大办,请客吃饭就应该宁剩毋缺、宁多勿少,否则就是丢面儿、跌份儿的事情,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风俗习惯以及攀比心理造成的大操大办以及彩礼过高的现象一时半会难以消除。农村成了“人情风”的重灾区。广大老百姓身处“请客风”“人情风”的深渊之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破坏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具体现状表现为:

  (一)人情事项名目繁多

  农村最常见的请客事项有:婚丧嫁娶、满月、周岁、祝寿(60岁、70岁、80岁……)、乔迁、升学、春酒等十余项,有的人户还兴办拜师宴、买车酒、银婚酒、金婚酒、开业酒、立碑酒等,五花八门,虽看似合乎情理,但让人深恶痛绝,有的人户年年都办酒,一年办几场,让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不堪重负,不赶“人情”怕口碑不好,去的话又是不小的经济开支。

  (二)人情礼金压力沉重

  调查显示,2017年,长宁县农村家庭户随礼标准主要为100或200元/次,亲属及好友为200—600元不等,越是关系亲近越是送得多,血亲关系送礼达上千元,随礼形式全部为礼金,年随礼次数主要集中在10-30次之间,年随礼金额集中在2000-15000元之间,年随礼金额占年家庭总收入的1/6到1/4之间。农村家庭户随礼支出的多少与其社会交往情况、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紧密相关,社会交往越广、经济条件越好、社会地位越高,人情支出就越多。调查发现,种养大户、经营户、村干部的人情支出要明显高于一般农户。

  (三)你来我往两败俱伤

  调查显示,长宁县农村请客办事主要为自家操办或请红白喜事“一条龙”服务,餐标为200-300元不等,酒水为100元左右,香烟以10-20元/包为主,一桌酒席算下来平均350元左右,一桌10人,大人小孩算下来平均3.5人/户,按平均150元/户的礼金算,一桌可收到525元,一桌可赚175元。按照农村习惯,一般晚上还要吃一顿,实际可赚的钱就更少了。一般家庭的办酒花费在2万元,比较富裕的家庭花费在2-3万元, 而这些花费全部是用来吃喝消耗。而每次办完事后,回礼的人情钱负担会更大。从经济方面来说,是一种两败俱伤的行为,同时还造成食物铺张浪费和大量白色垃圾,甚至造成食品卫生事件。这些都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还引起群众心底不满。

  二、农村“请客风”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人情消费在不断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项沉重的生活负担,这在农村显得更加突出,并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甚至演变成一种畸形消费和不良社会风气。

  (一)助长铺张浪费

  在各种婚嫁、寿辰、升学等宴会中,人们习惯以置办酒席桌数、菜品烟酒档次来衡量隆重程度,主人也以此赢得体面,导致互相攀比,排场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浪费越来越严重。各类红白喜事,一般要办两天,从第一天中午开始到第二天晚上结束。凡是办酒, 少则几十桌, 多则上百桌, 可谓是宾客云集, 酒肉俱丰, 吞云吐雾。很多酒菜根本就吃不完,吃不完的食物随意倒掉,甚至完好无损的整鸡整鸭都栖身垃圾堆,导致大量食物浪费。虽然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条件越来越好,但如果不加珍惜,随意挥霍浪费,即使金山银山,也会被吃空挖净。

  (二)败坏社会风气

  过去赶“人情”还可以用粮食、糖酒、烟茶或农产品作为人情来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均以金钱取代。超负荷的人情消费不仅加重了城乡居民的债务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有的因人情消费闹得家庭不和、伤了感情,喜事成悲。有的兄弟几人在分摊债务上引起纠纷,造成兄弟不和,妯娌反目。本意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人情消费却日趋演变成为一种赤裸裸的敛财方式和不必要的财务纠纷,让不少人为“人情”所累。这种人情除了造成物质上的浪费,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腐蚀。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贪图享乐、奢侈浪费,不仅会消磨个人意志、淡化理想信念,而且容易形成物欲喧嚣的不良社会风气,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三)吞噬发展成果

  人情消费不断升格,随礼费用开支过大,给群众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不得不靠贷款、借钱、借物变卖随礼。外出务工村民,人情往来突破了原有亲朋好友限制,就算相隔较远也会收到请柬,甚至有明目张胆提供支付宝账号和微信账号索要礼金。多数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一年,回家过个年后所剩无几,又得囊中羞涩再次踏上外出务工的新征程。大部份村干部人情赶得多,每月赶10次,就要花费2000元,当村级基层干部越当越穷,对基层干部的留用产生严重影响。尽管近几年长宁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就大多数农民家庭而言,婚丧事宜大操大办无疑是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人们都戏称请柬为“红色炸弹”、“红色罚款单”。严重耽误生产,影响经济发展,吞噬着发展成果,最后导致贫困家庭越来越穷。

  (四)助长封建迷信

  农村办理祝寿、丧事等事宜,有一套带有封建性质的办理程序,在操办过程中,很多本已绝迹的陈规陋习又纷纷卷土重来,甚至出现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助长了封建迷信活动。如找阴亲,扎纸人、纸马、纸轿车,扬幡招魂,披麻戴孝等,还引发不少扎制封建迷信用品的“专业户”。

  (五)破坏环境卫生

  办酒席时,多数都会在餐馆外燃放烟花爆竹,垃圾满地、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的现象随处可见。既给环卫工人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又让居民生活质量打了折扣,更让对外形象打上了“落后愚昧”的标签。锣鼓喧天、低俗音乐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有伤风化的歌舞表演给未成年人造成视觉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请客时人数众多,食物不卫生,宴席乱摆放,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意外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六)影响社会稳定

  收还失衡,造成矛盾。还礼时通常要高于别人送礼的礼金,如果认识不一样,把握不当,可能使双方之间产生矛盾,使本来纯洁美好的人情关系被金钱污染。有些人为了请客收礼,想法设法办酒席,碍于情面,被请的人又不得不去,去了背后再骂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大办酒席,可能出现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群死群伤、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燃气爆炸等各类事故的发生,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农村存在“请客风”原因分析

  (一)农民生活改善,助长请客之风

  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大操大办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农民收入大大提高,手头宽裕了,有了一定的资金可以用于这种人情往来,这就为请客送礼打下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同时,村民的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为举办酒席提供了“硬性条件的保障”。

  (二)农村民风纯朴,讲究礼尚往来

  中国重人情往来,一家有事,全村帮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来二去,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披上了沉重的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请客送礼已成当前农村情感往来的重要纽带,为了融洽各种关系,迫使农民日益重视人情往来,甚至到了不顾自身能力、打肿脸充胖子的地步,人情债已绑架了农民思想。即使家庭情况不很宽裕的,在人情礼金上毫不含糊,左邻右舍只要请客,都会想办法哪怕是去借钱都要送上自己的礼金。别人请客不送礼,会被人瞧不起,就难在村里立足。

  (三)面子思想作祟,盲目竞相攀比

  请客在农村已逐步演变成显示家庭“实力”和“身份”的象征,竞相攀比的虚荣心态,就为请客送礼之风推波助澜。近年来从烟、酒到菜品,越来越铺张浪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情好客本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本来无可厚非,慷慨过度、讲排场、爱攀比的思想也根深蒂固。正是出于这种思想,有的一掷千金、炫耀财富,别家办100桌,我就要办200桌,有的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以无谓的浪费换来心里的安慰和满足。

  (四)思想观念陈旧,借机赢利敛财

  请客者大多以赢利为目的,借机大肆敛财。现在送礼金额普遍偏高,每次的请客收入总是大于请客支出,总会有几万的剩余。而且很多送了礼出去,就想找机会办酒席收点礼金回来,“三年不办事,要亏大本”,从而激发群众请客热情,形成“你请我请大家请”、“你请我不请就吃亏了”的“比学赶帮超”愚昧思想和不良风气,造成了请客风的恶性循环。

  四、治理农村“请客风”的对策措施

  (一)出台政策,健全制度

  一是市县出台相关规定。要刹住请客送礼的歪风,必须要有强硬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针对普通群众,目前只能说服引导,中央八项规定只适用于党员干部。所以建议:市县应出台正式的规范性文件或制度,对农村请客办酒的范围、桌数、随礼金额等进行逐一明确。同时,市县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对请客风进行专项治理。

  二是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凝聚乡村智慧,贴近群众生活,以刚柔并济的特点,发挥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各村根据本村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将杜绝大操大办写进村规民约,明确惩戒措施,方便群众监督。同时,开展教育宣传、创建评比、乡风评议等活动,重点对村民操办红白喜事进行管控和约定,引导村民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是成立红白理事会。把有较高威信、有能力、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人充实进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之成为移风易俗的骨干力量。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管理指导,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理事会员进成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为群众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理事会职责范围和各项制度,使理事会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宣传引导,培树榜样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通过手机、LED屏、宣传栏、标语等媒介,“农民夜校”“传习苑”“道德讲堂”“长宁发布”等平台,向群众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倡导婚丧事项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长宁电视台、长宁新闻网、《竹海长宁》报、长宁党政网开设专栏专题,报道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讲述移风易俗的生动故事,引导农民群众分清好坏对错、善恶美丑,自觉增强道德践行能力。

  二是注重表率示范,加强舆论监督。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引领作用,用“八项规定”等党规党纪严格要求全县党员和村社干部,特别要在农村红白喜事操办方面带头从简,做出表率。同时,加大对违纪行为的严厉查处。设立孝道红黑榜、“请客风”红黑榜。对成效明显的村镇,及时将先进经验公开宣传推广,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对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从“红榜”中除名。在长宁电视台、长宁新闻网设立曝光台,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对铺张浪费行为,对举办豪华婚礼、请客送礼的行为,对伤风败俗、挑战道德底线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进行定期曝光。

  (三)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要把革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长效机制,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工作职责,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一是各司其职管控。各乡镇、村(社区)要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和具体措施,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团委、妇联、工会要重点做好妇女、青年的思想工作,教育青年带头移风易俗。工商所要积极行动,坚决取缔从事扎制封建迷信用品的专业户,严厉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食药所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卫生的监管力度,严格禁止在安全卫生不达标的场所举办宴席。工商所、食药所的职能尽可能往村一级延伸。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培育一些能提供节俭且有创意的礼仪服务的社会组织,帮助人们开展节俭而有意义的喜庆活动,逐步树立时代新风尚。规范红白理事会一条龙服务队伍。由县委县政府目标督查办、县文明办、县民政局等部门组成重点督查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及县域各大饭店、农家乐等重点场所开展监督检查。节庆期间,采取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请客送礼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持续释放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确保了社会的风清气正。对助推灰色链条的阴阳道士进行约谈。对村规民约不闻不问一意孤行不履职不守信的村民,严格按村规民约条款作出诚信惩戒。

  三是形成共治格局。由政府、卫计、食药、工商、民政等多个部门单位参与,使宴请从申报、食源生产、农业部门、工商部门、食药部门,以及餐桌、饭馆、酒店等监管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共治局面,每一个环节都纳入监管的范围内,有效地刹住请客风,重塑乡风文明。(作者系宜宾市长宁县文明办副主任 熊丽萍)

编辑:杨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