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成长时评] 赤脚下水捡玻璃渣,可贵的言传身教
2020-11-05 10:54: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江苏宜兴市一名2岁宝宝在小区池塘边玩耍,打碎了玻璃瓶。爸爸顾先生立刻光脚下水池,捡起玻璃碎片。虽然定期有保洁人员来收拾,但顾爸爸还是怕碎片割到别人。顾爸爸说,这样做是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同样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11月4日《齐鲁晚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今天,“儿童中心主义”让孩子们得到了万千宠爱。然而,爱孩子和教育孩子并不矛盾,一味地宠溺,很容易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巨婴”,而成熟的教育则能够促进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一次,“赤脚下水捞玻璃渣”的父亲,显然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言传身教,起到了行为示范的作用。

  天真、纯净、稚嫩的孩子打碎玻璃瓶,谁都不忍心责怪。“赤脚下水捞玻璃渣”并非来自外部的压力,而是来源于道德自觉和文明自律——既担心玻璃碎片伤害到别人,也想通过以身作则来教育和引导孩子。正如许多网友点赞的那样,“有这样的家长,孩子未来可期”。

  孩子玩耍打碎了玻璃瓶,面对同样的情景,大多数家长要么心疼自家孩子,怕他们受伤,要么生硬、冰冷地进行“暴力育人”。他们在乎自家孩子,却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没有考虑到碎玻璃渣可能伤害到其他人。懂得“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为了避免孩子的“无心之失”给保洁人员和其他小朋友带来伤害,这位父亲用自己的行动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化历程。不论是在法律秩序里,还是在市场秩序里,抑或在社区秩序中,“无心之失”固然情有可原,却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承担责任。毕竟,“无心之失”可能破坏了社会规范,给他人带来伤害和痛苦,需承担应该的责任。“赤脚下水捞玻璃渣”,既让我们看到这位家长对他人的善意与温暖,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细致的教育理念和柔软的教育力量。

  这个世界的分量和质量,和我们每个人的角色扮演息息相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些时候,一些父母对子女的严格约束,并非他们不爱孩子,而是他们期盼孩子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阳光明朗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失范行为,一些父母的不沉默、不纵容、不放任,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对子女“爱得深沉”,帮助孩子及时清理精神家园的杂草。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母对子女的爱,不要成为轻率、糊涂的宠爱与溺爱,而是要成为理性、成熟的精神馈赠与营养输送。饱含对他人的关爱和对孩子厚爱的“赤脚下水捞玻璃渣”,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文明塑造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