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川江自有后来人
2021-09-13 09:31: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洪涝灾害频发的四川,在伟大抗洪精神指引下一次次战胜“洪魔”

川江自有后来人

  2020年8月18日,洪峰在乐山五通桥过境,救援队在被淹的城区救援群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本报资料图片)

<>

  8月8日,达州渠县、大竹等地遭暴雨袭击。在大竹县杨家镇,消防队员在洪水中抱起被困的小男孩。 田茂林 摄(视觉四川)

  抗洪精神

  1998年6月中旬-9月上旬,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1998年夏季,在长江中下游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同时,地处上游的四川也遭受了继1991年洪灾之后的又一次特大暴雨袭击,暴雨引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四川带来了巨大伤痛。

  据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绍辉所著《1998年四川特大水灾述论》一文记载,洪水的受灾范围遍及我省168个县(市、区),受灾人口2718万,受损农作物2566万亩,倒塌房屋32.78万间,损坏水库32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亿元。

  近日,记者尝试进一步了解当年发生的故事。尽管时隔20多年,水利系统职工换了一拨又一拨,不少人依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名字——张宇仙。

  致敬先行者

  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的四川水利人

  张宇仙是当年内江水文局登瀛岩水文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当年的全国抗洪模范。“平时看新闻时,最关心各地的汛情。如果媒体报道了四川各地的防汛先进事迹,我都要给他们转发、点赞。”9月1日,谈起退休后的生活,张宇仙说,自己退休9年了,但“关注汛情”已是改不了的职业病。

  1998年的那个夏天,张宇仙和同事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年8月19日凌晨,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登瀛岩水文站全体职工的神经陡然绷紧。“沱江洪峰叠加,各水文站必须严阵以待,严加巡查,确保水情及时上报!”时任内江水文局局长徐镜明来电传达抗洪命令。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紧接着,电话铃声又响起,张宇仙抓起电话,听到刚读初一的儿子的哭声,“爸爸住院了,医院发了病危通知!”挂断电话,张宇仙几近崩溃。

  “长江洪水罕见、特大,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沱江,每增加一个流量,长江就多一分危险。”想到这些,张宇仙拭去泪水,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紧张的水情监测、信息传递工作中。

  她一连奋战了5个昼夜,搜集各项洪水资料156份,并准确迅速地向10多个国家防汛部门发出水情电报1000余份,答复沿江单位和群众水情咨询电话800余次。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丈夫身边时,丈夫已不能说话。两天后,她永远地失去了爱人。

  “当时真的太难抉择。但我的职责决定了我必须留下来。这是我们水文人必然的选择。”说到这里,张宇仙对记者讲述了另一个故事。

  1981年,张宇仙在位于成都市郫县(现为郫都区)的石堤埝水文站工作。当年7月16日,该水文站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就连建在山坡上的水文站也被淹1米多深。当地通讯中断导致测报受阻。危难之际,即将退休的老站长赵国光挣扎着从病床上爬起。“这里的路我熟悉,我去!”赵国光代替当时还年轻的张宇仙,挺身而出传送水情信息。然而,当事后水文站受到水利部表彰时,赵国光却把另一位老同志推向了领奖台。

  回首往事,张宇仙感慨地说:“这就是我们四川一代代水利人的无私奉献和迎难而上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张宇仙一直奋战在水文测报一线。1998年,张宇仙被评为“全国抗洪模范”;1999年,荣获“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2002年,她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激励后来人

  前赴后继、万众一心筑起“生命堤坝”

  登瀛岩水文站,位于内江市资中县归德镇的偏僻山坳里,那里山水相环,人烟稀少,水文站就像一座孤亭,默默地守望着脚下的沱江。

  从沱江水面到水文站值班室,要徒步攀登建在悬崖峭壁上的128级台阶。每天,张宇仙要往返至少10趟,若遇汛期往返的次数甚至达五六十趟。

  “测报的每一项数据都很重要,就像攀爬这128级台阶一样,每一步都要走稳走对。”张宇仙说,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文测报的水平和便捷程度都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条件也改善不少,但是年轻一代水利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绝不输老一辈。

  去年,从8月10日开始,一周之内,我省经历了两场极端天气过程,全川大暴雨笼罩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青衣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黄河干支流等主要江河出现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数量超过多年汛期平均值两倍。

  面对严峻形势,省水文局水情预报中心主任赵国茂带领同事时刻保持防汛战时状态,连续9天9夜几乎不眠不休,为全省防汛抢险救灾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洪水预测预警预报和重点控制性水工程调度技术支撑。

  “能够提前把预警预报发出去,帮助老百姓及时转移,我有一种成就感。”赵国茂说。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凌先得也对去年8月的抗洪经历记忆犹新:“我们对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发布后易成灾致灾的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点对点’调度29次,先后组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25.1万余人次,紧急转移安置92万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不只是1998年和2020年,在四川抗洪图谱上还有很多感人的人和事:2010年8月,广安洪水中的“铁娘子”、岳池县罗渡镇党委副书记伍红英,身患癌症仍奋战在抗洪一线;2012年7月,泸州10万党政军民迅速集结,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通宵奋战;2018年7月,四川武警与藏族同胞奋战在抗洪一线……高扬伟大抗洪精神的四川人,万众一心,在一次次抗洪接力赛中筑起冲不垮的“生命堤坝”。(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明亮)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