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节约,当是人生“终极课题”
2020-09-10 10:41: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持续进行各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举措,引导人们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把文明用餐、“光盘行动”落到实处。许多餐饮企业也在下功夫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菜、避免铺张浪费。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俭得之,奢失之”是先辈们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总结出的深刻道理。

  厉行节约,是居安思危的体现。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我党在一次次困难艰险中始终立于不败。2020年是个特殊之年,中央再次强调节约,这也是我党不耽于安乐,始终保持忧患远虑品格的表现。

  “光盘行动”持续开展以来,餐饮浪费现象有很大改善,但亲友聚会、嫁娶宴请等领域,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餐饮浪费行为。粮食是维系国家平稳发展的命脉之一,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必须正视并警觉快速发展过程中身边触目惊心的浪费现象。这样的浪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孙后代的价值观,会积少成多地消耗我们持续发展的动力。

  疫情发生以来,关于“中国的粮食还够吃吗”的话题,曾在多个群体掀起热议,曾有部分民众在小范围内展开“囤粮”行动。虽然多地相关部门很快发声明表示粮油货源充足,不必抢米抢油。但一些人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不失为一个好现象,我国粮食生产虽连年丰收,然而“天生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如果恣意浪费,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必须保持危机意识,理性计划,节俭取用,确保“粮仓”时刻维持在充裕状态,才有充分应对未来变数的底气与实力。

  厉行节约,是自制力的一种自我修炼。先辈们经历过贫困之苦,于物质匮乏年代走来,节俭已经是一种本能。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产富饶,能在富足中主动选择勤俭节约,惜衣惜饭,守住一份“粗茶淡饭”的从容,是大家在新时代的成长课题。

  有人说,在制止浪费上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实际上,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只能强制约束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心不从,便力难以为继,只有从根本上让节俭成为代代人愿意体验和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节约的自控力才会深入骨髓,“进化”为一种本能。

  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强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是很好的、具有强大后劲的精神软措施。比如,在餐饮场合鼓励剩余餐食“打包带走”,培养餐饮工作人员正确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把抨击炫耀性消费作为基调渗透到电视、电影、歌曲等文艺作品中,鼓励以“随手拍”的方式曝光身边的餐饮浪费行为……这些都是可行的宣传教育。餐饮是生活中一粥一饭的小事,培养节俭的餐饮习惯应该从这些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小措施入手,让节俭意潜移默化地渗入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根深蒂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数代人最早关于“节约”的启蒙课。然而,节约又岂止是人之初的第一课,节俭不浪费,又岂止是限于浅层次的餐饮消费?它贯穿着社会发展全进程,包罗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当作为人生终极课题,源源不断、终身不懈、代代相传地进行下去。(成都市双流区 诸葛言)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