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留存精神价值比留存财富更永恒
2020-01-06 10:37: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77岁教授王泽霖捐出毕生积蓄8208万元的消息引发不少关注。调入河南农大后,王泽霖在没有申请经费的情况下,先后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12个新兽药证书,彻底攻克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科研成果转化率100%。不久前,王泽霖提出,要将毕生科研转化所得结余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建高水平实验室。(1月5日《北京青年报》)

  长期以来,做科研几乎是贫穷代名言,有人甚至认为,做科研而赚钱多是种“罪过”。更何况,河南农大既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一个普通大学的教授竟有这么丰厚的科研收入,的确让人意外。更让人意外且惊喜的是,王泽霖教授要将毕生科研转化所得结余8208万元全部捐出,只因“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才有价值”。不由得让我们对其充满深深的敬意与钦佩。

  据报道,“王泽霖能赚钱”的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如今看来,他挣钱的要义显然不是为自肥以及留给子孙,而是如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所言,“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此话听起来冠冕堂皇,然而王泽霖一直践行着此言——在对公益和科研事业“挥金如土”、8208万元财富挥手全捐的背后,他毕生勤俭,“能步行就不骑车,能骑车就不坐公交,能坐公交车就不打出租车”,如此“两个极端”的金钱观,彰显出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境界。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巨额财富拥有者其实都可像王泽霖教授等理性人那样,将财富留给有需要的人,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因为巨额财富的取得,离不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环境。正如王教授所说,他的成绩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取得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学校支持,不可能实现。因此,财富意味着社会责任,财富越多,责任也就越大。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种精神价值的留存,远比财富的留存更永恒。

  当然,王泽霖的“裸捐”事迹也让我们思考:有多少科研人员能创造如此高的科研收入?有人称,王泽霖的科研成果无疑是棵“摇钱树”,但更多科研人员还在为他们的科研经费和工资待遇等发愁。在观念上,科研往往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仿佛金钱与科研水火不容,科研经费常常十分短缺,科研活动失去保障与动力,甚至于人心不稳、青黄不接;而科技成果与应用脱节、转化率低,更是一道严重影响科研人员收入的现实问题。

  王教授的科研成果转化率100%,才有巨额的科研回报。因此,在“科研使我贫穷”、“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论调甚嚣尘上之下,如何保障将科研经费的好钢用到刀刃上,多多进行应用型科研,而非研究“屠龙之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普遍通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研人员收入,恐怕是急切的命题。科研除了要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穷不是科研者的美德,有能力致富才是。(何勇海)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