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巴蜀大地擦亮“金字招牌” 以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18-02-11 09:40:00    来源:四川日报

——奋力书写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时代答卷(七)

  遂宁市蓬溪县红江镇红江村绿然智慧农庄体验园,当地村民正在采摘大棚培育的空中西红柿。该农庄面积4000余亩,集现代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素质拓展、休闲观光、养生五大功能于一体。 特约通讯员钟敏摄(资料图片)

  此时此刻,一列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正驰骋在白雪皑皑的中国北方大地。几天后,将出二连浩特,过境蒙古,穿越西伯利亚,全程历时12天,行程9000余公里,直达莫斯科。

  搭乘这趟专列的160吨西红柿和彩椒,散发着来自四川攀枝花的“阳光的味道”,2月9日凌晨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这是四川农产品首趟出口专列,也是国内首趟全程冷链蔬菜出口专列。很快,来自天府之国的早春蔬菜将摆进莫斯科最大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多家俄罗斯知名商超。

  这趟首发专列,为四川农产品闯世界蹚出一条规模化快捷化物流通道,成为四川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注脚。

  就在专列启程前一天,2018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发布,构建起新时代谋划四川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幅令人憧憬的“三农”新蓝图在巴山蜀水间铺开。

  无论是点睛农田巨变,还是擘画崭新远方,引领四川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勇立潮头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3日来川视察时对四川“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厚望,牢记总书记2017年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对四川“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的嘱托,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眼下,油菜花的金色浪潮正从川南一路向北漫卷沃野村庄,一曲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主题的“春之声”正在巴蜀大地唱响。

  定位:推动四川农业由大图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文章

  “19888元!”2月9日,2018年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仪式上,0.5公斤“天府龙芽”新茶在多轮举牌中拍出。竞拍资金将用于支持兴文县大河苗族乡的脱贫攻坚。

  吸引买家的,不仅是上市时间的“同纬度最早”,更是不断叫响的川茶品牌。近年来,品质川茶踏上品牌之路,2015年起打造“天府龙芽”省级大区域品牌,带领“区域+企业”品牌集群式崛起。2017年,“天府龙芽”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名茶”称号,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宜宾早茶”跻身17个“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列。川茶品牌正总体进入中国名茶品牌第一方阵。

  川茶之变,回应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

  当前,消费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得安全、健康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尽快实现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转变,是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和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四川面临时代考题:如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怎样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定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中之重,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奋力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全力开启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仅2017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农业重大会议就达14次。最近一个月,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一号文件,先后把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农业农村发展,连年用省委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工作,接连出台务实举措,持续用心用力推动四川“三农”工作深刻变革。

  农业由大图强,乡村全面振兴。四川决心笃定,航向清晰,一场场天府农业的精彩“变脸”,在巴山蜀水间不断上演。

  行动: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全国“四区四基地”

  “四川造”农产品正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

  先看菜油:四川油菜籽产量2017年跃居全国第一。在前几年其它菜油主产省出现“关停潮”之际,四川油企凭借消费者青睐的“浓香小榨油”在菜油市场成功逆袭,成为消费市场领军品牌,吸引已在武汉举办八届的中国油菜籽产业发展大会移师成都,形成“菜油看四川”的格局。

  再说鱼子酱:这一全球顶级奢侈食品产业,重心也已转移至中国,四川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悄然改变全球鱼子酱产业版图,并将逐渐掌握这一珍贵食材生产的世界话语权。

  从菜油到“黑色黄金”鱼子酱,在市场格局剧烈变动中,紧盯需求变化发力,以基地筑后盾,以加工谋提升,以品牌闯市场,正是四川农业由大变强的突破路径。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锁定这一强农兴农的主线,2016年,我省出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行动方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三大重点任务,提出实施“十大行动”,建设“四区四基地”; 今年省两会上,强调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再次强化以三大任务为重点构架现代农业产业链。

  去年7月,历经4个多月酝酿,省委、省政府出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十大行动方案》,聚焦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壮大、知名品牌创建、新业态发展等重点和短板集中发力。目前,“十大行动”已分解为61个具体项目,制定出台细化方案,明确到市州、对接到县市区、落地到乡村。

  1个月前,《全省农业四区四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出炉,目标催人奋进:到202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跻身全国前三,建成全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示范区、全国农业休闲养生示范区、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全国国家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夯实农业由大图强基石。

  主攻供给质量,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绿、特、强、新、实”六字诀全面唱响。“优”是努力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绿”是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特”是着力打造“川字号”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强”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新”是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是全力推动农业农村改革落地落实。

  谋变,在崇州市隆兴镇黎坝村的稻田里:我省时隔11年在这里重启“稻香杯”评选,23个获奖新品种将获得重点推广,担负起重塑川米新形象的重任。

  谋变,在威远的无花果园里:依托加工企业,成功开发出果茶、酵素等30余种产品,远销日韩、中东,仅去年就与广药集团签订4.96亿元大单。

  谋变,在不久前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示范休闲农庄榜单里:我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点突破,让产业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

  突破:以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

  深耕天府沃土,川人从来不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40年前新中国第一轮农村改革,四川是发源地之一。

  第一轮农村改革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这一轮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吃得好的需求问题,推动农业由大图强,同样要靠改革破桎梏、添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放在重要地位。2014年、2017年两次高规格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出台45个涉农改革方案,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从理清改革脉络到搭建主体框架,新时期四川农村改革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的主线,关键是要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确权后全村承包地增长68%,相当于每户增加流转收入1700多元。”在苍溪县云峰镇响水村村支书雷冲看来,确权颁证不仅带来真金白银,更让村民放心大胆流转土地,安心外出再挣一份票子。党的十九大提出承包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村民更踏实了。

  响水村背后的成绩单令人振奋——作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全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格局目前已基本形成,并行效应快速释放。

  2014年,我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的新时期农村改革主攻方向,目的是激活土地这个最大要素。去年底,全省确权登记率达92.9%,耕地流转率达36.7%,比2012年底提高16.3个百分点,“农业共营制”“小集中”“委托流转”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遍地开花。崇州市通过引导农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共营制,入股土地实现亩均增收260元以上。

  “谁来种地”如何破题?去年,我省在10个县市区、3所农业院校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培育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最近,一份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文件正在征求意见——我省将全面培育“种田CEO”大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领军人才。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预计分别增至8.8万家、4.4万家、1万家以上,返乡创业人员达48万人,乡村振兴引领能人不断汇聚。

  “谁来服务”如何作答?去年,我省在66个县开展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制定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小农户也不断被带上大生产轨道。全省50多个县级供销社托管及流转耕地160余万亩,新型农民合作联合社试点在罗江启动,以30万元年薪,面向全国选聘CEO。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的最好方式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省委一号文件敢为人先: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人才“上山下乡”;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不低于8%,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让乡村振兴用上地用好地;积极推行县级党委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同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负责人制度,让县委切实把乡村振兴统筹指挥起来……

  今年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对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表彰颁奖,在层层传导压力的同时,激发竞相创新改革的动力。面上全力推进,多点发力突破,全省农村改革不仅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突破,更在全国创下“八个第一”“五个率先”,现代农业发展底火越烧越旺。

  蓝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农业大戏高潮不断,农民“钱袋子”连续8年保持两个“高于”

  “扎实有创新,走在全国前列!”2月3日,全国划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现场培训班在德阳开班,四川的探索再次获得点赞。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为扎紧粮袋子,去年我省率先启动“两区”划定,到2020年将完成4620万亩划定任务。稳粮的同时,继续保持全国生猪出栏第一大省之位,并图谋更强实力更好效益。去年底,200头优秀洋种猪从加拿大漂洋过海“落户”四川,拉开我省大规模借力洋基因重振川猪雄风的序幕。

  不久前,继眉山东坡泡菜产业园以第一名跻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创建榜单,峨眉山市和蒲江县入选第二批名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在争创“国字号”同时,我省去年创建了230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今年将分层分级再创建200个,推动三产深度融合,成为四川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领平台。

  从粮猪安天下夯基石,到产业融合园区谋突破,大戏高潮不断。

  看结构调整,初步统计显示,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51%,优质稻比例已逾60%,优质晚熟柑橘占比达30%,名优茶比例达57%……全国最大优质红肉猕猴桃产区、最大冬春喜温蔬菜生产基地和泡菜加工基地在川建成。20个粮改饲示范区带动全省青贮玉米种植320余万亩。

  看质量提升,我省出台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意见,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142个,稳居全国前列,5年增加20%;蒙顶山茶跻身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天府龙芽、竹叶青、郫县豆瓣等四川造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提速。农业+旅游、康养、文化、教育等新模式遍地开花,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经营性收入达1300余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占全国的1/5,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发展新亮点。

  市场是检验成效的标尺:四川蔬菜直供港澳通道初步打通;去年11月,搭乘成都造猕猴桃的班列抵达荷兰和法国;这几天,我省正积极推动凉山彩椒出口哈萨克斯坦,推动川南水果以江海联运方式直发加拿大,2018年四川特色农产品出口大幕已全面拉开……

  “钱袋子”是群众获得感最直观的体现:在全国首创的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推动下,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27元,连续8年保持高于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漫步蜀乡大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景象正在铺展,巴蜀乡村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全面进发。(记者 李淼)   

编辑:编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