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凸凹:书写李冰的“大国工匠”传奇

发表时间:2018-01-18 08:31:00    来源:四川日报

什邡市洛水镇李冰陵园的李冰塑像。(受访者供图)

凸凹。

  1月12日上午,四川省李冰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都江堰市举行,四川省著名作家凸凹也位列其中。不久前,四川省首批10位历史名人题材历史小说创作出版工作启动,其中描写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的任务落在凸凹肩上。

  “在四川很多地方,喝碗水都是在享李冰的福,但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凸凹希望通过这部小说,让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由此孕育“天府之国”的丰功伟绩,被更多人了解并铭记于心。

  “都江堰情结”驱使创作热情

  凸凹祖籍湖北孝感,出生在都江堰市,6岁时因父母工作原因,随家迁往大巴山深处的达州万源,直至而立之年才返回成都。尽管与都江堰“亲密接触”的时间有限,他对这里却有着特殊的情感。

  “记得四五岁时,母亲带我从安澜索桥经过,我爬上铁索俯瞰奔腾的江水,母 亲吓坏了,但我并不害怕,反倒是有种说不出的亲近。”后来,凸凹还写过不少诗歌散文,倾吐对岷江、对都江堰的深情。

  凸凹坦陈,最初看到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时,自己的“第一选择”其实是编制《太初历》的落下闳。自己在航天单位工作多年,对于描写落下闳有信心、有把握。“但是一看到李冰的名字,我的‘都江堰情结’就涌上来了。”

  “稍稍有点识见的中国人,是一定知晓都江堰的,知道这个工程不仅驯服了岷江,还把其化成了2000多年来一刻不歇地灌溉成都平原的渠水,而李冰就是这个古老的浩大工程的主持人、总指挥。”不过凸凹觉得,大多数人对李冰的知晓恐怕仅此而已,《史记》中对他的记载也寥寥数语,这为小说创作留下了巨大空间。

  “李冰长什么样,性格、爱好是什么,哪里人,父母是谁,夫人叫啥,膝下几多子女……这些问题,不仅我们茫然,连2000多年来的古籍遗迹也一字不留。”带着这些疑问,凸凹开始深入李冰的世界。

  “大国工匠”也是天府文化之源

  凸凹查阅了大量古籍和前人研究成果,他用时下流行的“大国工匠”一词总结李冰。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守。“作为地方主官,李冰和儿子二郎在四川的治水工地上,做出了流芳百世的都江堰。”凸凹说,除了岷江流域,李冰还理顺了沱江等流域。“那时四川的水就像一团乱麻,理顺了水,就理顺了土地、丰收和人民的心思,导致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强大。”

  凸凹认为,李冰的郡守身份,不仅让他得以调动各方力量治水,同时在其他不少方面成果斐然。“对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李冰不满足只浚通出川的水路,他还重修、疏通和新筑了一些出川的陆路,比如向北的金牛道、向南的西夷道。这些主要用于战争的道路,还顺带盘活了蜀地的商贸,使成都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始点。”

  此前,蜀人对牛的使用还局限在放牧、挤奶、吃肉、驮物等,李冰引入中原的耕田技术,让他们知道牛还可以为主人犁地。随李冰从中原而来的打井技法,使广都(今华阳)盐井成为我国第一口盐井,也使从地下卤水中提纯的川盐,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出口变现。他还利用蜀地铁矿发展冶铁技术,使临邛(今邛崃)成为秦国重要的冶铁业中心。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凸凹表示,《华阳国志》这段记载,正是四川盆地底部、成都平原号为“天府之国”的明证。“由此上溯,我们会发现李冰正是天府文化的源头。”

  历史小说要兼顾真实与虚构

  四川省李冰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前两天,凸凹来到什邡市洛水镇拜谒李冰陵园。关于李冰逝世之处,学界有几种不同看法,其中之一认为李冰主持疏浚洛水时病逝于此,后安葬在一旁的章山之上。

  这样的行走还将继续。凸凹打算用3个月的时间阅读和实地考察,然后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初稿。目前,他已经花费数千元购买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李冰相关著作,甚至包括内容涉及李冰的古籍、连环画等出版物。“我还准备沿着岷江上溯,从彭山江口一直走到松潘,一路观察、记录山川风貌、河流水文,亲身感受李冰当年的脚步。”

  凸凹坦言,这是自己的首次古代题材创作,广泛阅读各种出版物尤其是学术著作,首先是为了让创作有所依据。“关于李冰祖籍地,目前就有甘肃、陕西、山西、四川等说法,历史学家任乃强就认为李冰是蜀人。我们既然在书写‘四川历史名人’,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把李冰写成四川人呢?”在小说中,凸凹希望强化李冰与四川的关联。

  不过他也表示,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戏说、穿越固不可取,但也要重视小说本身的艺术品质,提升可读性和戏剧性。

  而在具体的写作风格上,凸凹希望采用一种略带神秘性的方式,与当下的读者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2000多年前的事情,今天本来就有很多难以知晓。书中又会大量写到水,可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记者 余如波)

编辑:杨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