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唱响时代主旋律 传播巴蜀好声音

发表时间:2017-02-20 08:21:00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新闻舆论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一年间

2016年岁末,记者再赴“悬崖村”——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采访。 记者 王云 摄 (资料图片)

  二月的巴蜀大地,春意从竞相开放的油菜花海中透出。

  一年之计在于春。更浓的“春意”,早已从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浓墨重彩的报道中传递出来、辐射开去。通过“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这一专栏专题报道,广大受众跟随记者的脚步、主播的视线,看肩负全面深化改革之责的一条条战线,正用什么劲头推动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看挂图作战的一个个大项目现场,是怎样的一派热火朝天场景;看脱贫攻坚的一个个前沿阵地,基层干部们如何带领贫困老乡只争朝夕、脱贫奔康……

  用笔触和镜头,生动诠释“人勤春来 早、实干正当时”的动人景象,凝聚全省上下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强大力量,这是四川新闻舆论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缩影。

  一年间,四川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牢记职责使命,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务实担当,取得累累硕果,更加坚定前行。

  铸魂:明使命 重担当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中国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居坐落于此。50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珍贵实物、2100余册书信文稿,这里成为我省新闻舆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2·19”重要讲话精神的“独家”课堂。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去年7月,全省新闻舆论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在范长江故里开班。国内传媒大腕、业内名家纷纷登台授课,课堂讲解、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研讨交流相结合,首批300余名新闻舆论战线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扎扎实实“充了回电”。一年来,全省共举办21期这类专题学习班,完成对6000余名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培训。

  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人才成长的关键是铸魂。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学习,四川新闻舆论工作者明确了方向,更新了理念,增添了动力。肩负“48个字”的职责使命,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样的共识,在学习中形成,在实践中深化。

  学而信,知而行。全省新闻舆论战线迅速行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让队伍强起来,作风深下去。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层出不穷,一批沉下去、有担当、业务强的好记者不断涌现。

  第2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四川日报文字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获得一等奖。“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这是获奖记者徐中成的切身感受。一年来,作为一名长驻阿坝州的党报记者,他的身影始终活跃在高原藏乡。“蹲点采访,对于我触动很大,希望通过我们的采访报道足迹,为大山深处的孩子踏出一条走出大山的路,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拥抱他们的未来!”在全国新闻界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李丹用真情讲述打动人心,跻身全国十强。

  创新:好故事 好声音

  今年春节前,一个叫蔡松松的年轻人,温暖了千万人的记忆。31岁的他,毫不犹豫跳进寒冷的水库,用自己的生命托举出两名落水儿童。那一瞬间壮举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成长磨砺?四川日报派出记者,从蔡松松的湖北老家到凉山州从军地,从海拔4000多米的川西高原理塘县,到川南泸县从警工作一线,丰富细腻的报道,还原了这位平凡英雄的感人形象与心路历程,引起强烈反响。

  一年来,像蔡松松这样的重大典型和身边好人,在四川主流媒体的讲述中还有很多,成为川人川魂的生动诠释。

  好故事传递精气神,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一年来,四川新闻舆论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为指针,紧紧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工作大局,从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到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到建设法治四川,从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周年到四川自贸试验区获批,从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到“开放的中国:看四川·看世界”全球推介活动,精心组织系列重大主题、重大活动宣传报道,从创新入手,从时效着力,不断推出新闻舆论的重头好戏。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六个重点省份之一,去年是首战必胜的关键之年。四川主流媒体精心策划,重装上阵,省市联动,报网共振,为首战告捷鼓与呼。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多路记者深度蹲点采访近一个月,推出系列报道《绿色发展三部曲——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纪事》《蹲点供给侧·川茶启示录》《蹲点供给侧·猕猴桃保卫战》,透着泥土芬芳的新闻报道有思考有细节,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舆论场上众声喧哗,喊响观点才能唱响主旋律。四川日报充分发挥评论优势,注重以及时鲜明的观点凝心聚力、明辨是非。去年,《攻坚克难就需“挂图作战”》《处理好创新的“四个关系”》《春节归来话“乡愁”》等3篇评论文章被人民日报转载,彰显了地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改变单向传播链条,加强互动更能放大正能量。西博会期间,四川新闻网联合西部12个兄弟省市,共同推出“西部朋友圈”热点话题,提高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可接受度,传播效果大为提升。

  拓展开放传播视野,多方发力搭建外宣新平台。去年,华西都市报与韩国最富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东亚日报签订合作协议,《华西都市报》“韩国版”正式登陆韩国,以每月4个版的规模,全韩语报道今日四川,媒体联手的创新之举,受到各方关注。

  一年来,四川新闻舆论战线坚定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以持续不断的全方位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融合:主阵地 新格局

  面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面对媒体融合新一轮大考,主力军怎样挺进互联网这个主阵地,怎样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四川日报记者田为有着切身的体验。以往参加重大主题报道,全程都是通讯、消息和图片“老三件”,去年他参加川报集团组织的“不忘初心 走向未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媒体报道,首次当了一回网络主播。整组报道采用VR全景、视频访谈、网络直播、H5动画、手绘地图、互动游戏等方式,图文音视立体呈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生动反映长征沿线地区的沧桑巨变,收获众多网友点赞。

  媒体融合,不仅是内容和表达的创新,更是体制、机制、流程等全方位的改革与重构。川报全媒体集群以四川日报与川报观察客户端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统筹媒体融合与资源整合,实现齐头共进;统筹内容创新与技术引领,实现双轮驱动;统筹流程重构与制度再造,实现同步深化;统筹团队转型与品牌升级,实现并行互动,着力构建“党报+党端+党网”的一体化传播新格局,目前已覆盖千万用户。

  运用新技术、吸引新受众,新定位拓展新空间。去年5月4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的新面孔——封面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以“年轻态、个性化”引人瞩目,成为全国第二个获得一级新闻资质的主流媒体所办新闻客户端。从航拍到VR,从机器人写作到大数据挖掘,强大的技术支撑,成为封面新闻创新的强劲驱动力。

  强化可视化、形成矩阵化,新元素增添新活力。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力打造“四川观察”“金熊猫”“熊猫视频”“熊猫听听”“香巴拉资讯”移动客户端和“熊猫TV”微信矩阵,初步构建起具有统一媒体品牌标识,面向频率频道、IPTV(OTT)、移动端、PC端的熊猫品牌全媒体多终端产品矩阵。去年8月,四川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运行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行。今年元旦,以独家政经视频为主打的《四川观察》上线,并与四川卫视三档新闻节目实现大小屏互动。

  紧跟发展大势,加快融合步伐。成都传媒集团加速推进新媒体拳头产品打造,“锦观”、成都商报“两微一端”、全搜索新闻网等新媒体用户总量突破6500万。融合发展的热潮正在内江、乐山、广元、泸州、遂宁、攀枝花等地兴起。(记者 张立东 王小玲)

编辑:王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