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红军长征精神已经融入这里人们的血脉
2016-10-25 08:23: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重走长征路 全国党报党端聚焦老区新颜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9日至13日,受川报全媒体集群、巴中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举办的“全国党报党端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之邀,全国30余家党报党端记者共聚四川,重走长征路。

  从建川博物馆聚落到巴中,沿着当年红军在巴中的足迹,来自人民日报、天津日报、吉林日报、大众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河南日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重庆日报、云南日报、贵州日报、广西日报等众多中央、省级党报的记者,与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上海观察、南方+、浙江新闻、新锐大众、新闻117、云报、江西手机报、动向新闻、金水河、交汇点、新湖南等10余家中央、省级党报客户端的记者和编辑们一起,用脚步丈量这片曾挥洒革命热血的土地。

  聚焦:红色精神下的脱贫路

  脱贫与民生,是此次重走长征路聚焦的关键词。《人民日报》在19日刊登的《四川巴中 红军精神烛照脱贫路》一文中写道: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巴中,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随着住房、产业、资金等难题一一破解,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的承诺有望如期兑现。《浙江日报》连续两天在二版头条报道关注巴中脱贫的经验:“巴中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努力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去年底,施工机械开进枫香村,画线、挖地基、砌墙、粉刷……如今,一座座漂亮的四合院建成,乡村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口,卫生站、健身广场、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文化资源为巴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受到记者们关注。在平昌县驷马镇驷马水乡,记者们惊喜地发现,罗中立那幅著名的油画《父亲》的原型,正是来源于此。如今,驷马水乡村舍整齐、风光秀美、鹅欢犬吠、青菜成畦……同行的记者们纷纷感叹:住在此处,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父亲’的家乡已今非昔比。放眼望去,独具川东北特色的崭新村居,三河交汇处的水上乐园,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利器,旅游业成为驷马水乡的支柱产业。”在“南方+”客户端上发布的有关此次采访活动的文章,累计吸引超过17万的用户阅读。

  触动:一座座丰碑让人肃然起敬

  10月13日晚,此次采访活动结束后,今贵州客户端记者任莉连夜赶回贵阳,因为第二天就是她的婚礼。5天的采访中,任莉的手机几乎从未离手,拍照,记录,写稿……而让任莉等记者“文思泉涌”的,是红军长征沿途每一处直戳内心的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如同一座座丰碑,让人肃然起敬。“当17225块无名红星墓碑列阵以排山倒海的姿态涌入我们眼帘的时候,大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新湖南客户端首页主编朱晓华说道,“山岳无言,青山有幸,每一块墓碑下面都是烈士的遗骸,我们都应该用最诚挚的感情向这些无名烈士致敬。”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浙江日报记者李攀充满深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苍松翠柏间,森森碑林镌刻下忠魂,凝固着金戈铁马的历史:在这里,268块花岗石碑上镌刻着13万余名红军将士的名字;3280块纪念单碑上,铭刻着3280个永志不忘的名字。”

  让记者们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竟然是一位现年已80岁高龄的老人牵头四处奔波的结果。老人叫张崇鱼,从1993年起,他怀揣800元钱,走遍中国大地,倡建这座碑林。他和同伴们170余次前往全国各地,拜访了6000多名红军后代及家属,行程70余万公里,寻访到13.8万余名红军战士英名,收集到近3万张照片、2000多册总计超过3亿字的红军史料。采访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记者希望进一步了解张崇鱼背后的故事。

  思考:革命老区怎样用产业富人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采访活动之前,巴中在记者们心中的印象,还停留在这些忧郁的诗句中。而短短5天行程,让全国党报党端的记者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巴中。“巴中之行,我深深感到:巴山在沸腾,蜀水在高歌!革命老区充满了希望!”《河南日报》报刊史志及数字化编辑部主任杨玉璞毕业于四川大学,几乎每年都会回到四川走走看看,巴中的变化,让其欣喜。人民日报记者杨旭认为,就实地考察来看,巴中在扶贫领域开展的“一二三四”工作法、土地增减挂钩等创新手段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脱贫进程、夯实了扶贫效果,“可以作为后进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样本和参考。”

  记者们看到,长征精神已融入巴中人民的血脉,激励他们在发展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在这里采访,我看到巴中人民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融入实际行动中,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吉林日报》政法部主任傅多强一路感叹。在巴中规划馆中,朱晓华感叹:“巴中市规划馆,用红与绿为主色调,传承红色基因,致力绿色发展,将一幅‘诗意山水,五彩巴中’的精美蓝图绘制得可摸可触。”

  对革命老区的脱贫路,记者们也有更多思考。“在乡村漂亮房子的背后,依然难掩空心化的问题,青壮劳力外出打工似乎仍然是主流。如何用产业驱动乡村内生动力,不仅用乡愁留人,更用产业富人,让更多的青年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应该是巴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回程中,杨旭感叹道。(杨琳 记者 张良娟)

  编后

  取得的成绩、收获的赞叹,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文末人民日报记者杨旭的感叹,更应该是像巴中一样的革命老区下一步“长征”发力的方向。深厚的红色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的财富,但要挖好这座“富矿”,还得靠干群同心实干、改革创新巧干,激活造血功能,方能“用产业富人”。

编辑:常新龙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