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小组微生:让新农村与原生态牵手
2016-08-29 08:31: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决定入股邛崃市夹关镇周河扁的沫江山居乡村酒店时,石月芳没有想到,生意会这么火爆。

  周河扁聚居点,是成都创新融入“小组微生”(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规划理念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遵循“依山、傍水、进林盘”的规划原则,坚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维护理念,让周河扁保持了质朴的乡村风味,也迎来了新的产业机遇。

  不填塘不毁林 新家“破土而出”

  周河扁聚居点并不大,背靠一片竹林,紧邻着白沫江。29幢川西民居,被地势环境划分成两个组团:白沫江南组团坐看江景,“屋前流水人家,屋后葱郁青山”;80米之外的鸣涧幽居组团则依山石建,“青山远黛,小桥流水”。

  石月芳的家,就在白沫江南组团。2014年初,因新农村建设,夹关镇鱼坝村的20余户村民被安置到了周河扁聚居点。

  和其他地方常见的大型集中安置点不一样,周河扁聚居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景观改造和地面硬化,除了一些挡住道路的树木被就近移栽之外,其余环境都保持了原本林盘的模样,配合青瓦、白墙和宽大的落地窗,57岁的石月芳觉得,“说不出啥子道理,就是觉得很漂亮、很满意。”

  石月芳们的满意,得益于“小组微生”因循自然法则进行的灵活规划: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少改路,同时房与房之间避免了呆板的横平竖直布局结构,而改为依山势形成的高低错落形态。“这里每幢房子的屋顶都是呈45度角倾斜。”成都市规划局乡村处负责人透露,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遮挡房前屋后的山水景色,使自然风光与聚居点搭配更加和谐。

  充分保持原生态系统 能种菜就不种草

  “能种菜就不种草。”石月芳还清楚地记得,刚搬进这别墅式的新小区时,从村干部口中听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要求。

  聚居点大门口张贴的指导手册也提出:有条件的农村建筑,设置前庭后院,因地因时种植,形成“小菜园”“小果园”“林盘院落”,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微田园风光。“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城市化、人工化景观,同时又保持了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成都市规划局乡村处负责人介绍,无论是林盘、水田、果蔬还是其它农作物,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系统,如果随意改变了其中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这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除了房前屋后的绿化外,房屋及庭院的铺装也力求符合“原生态”的标准。该负责人坦言,眼前漂亮的新房,有不少建材是取自于旧房的材料,包括石板、鹅卵石等,也都尽量就地取材。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降低建房成本,而是通过对当地老旧、废弃建材的二次利用,进行生态化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成都的乡村规划管理已真正从‘建设、改造、保护’向‘保护、改造、建设’转变,走上遵循科学、客观的发展原则。”这位负责人说。

  2014年秋季,一家专业酒店管理公司慕名而来,看中了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决定按照企业租赁建设、农户加盟自建、股份合作3种合作方式,将周河扁聚居点打造成乡村酒店,在周边配套乡村旅游项目,包括千余亩的四季花语彩叶林基地,供游客休闲、观光、体验生态农业及品味生态农产品,以及利用白沫江开展水上漂流项目等。

  一年来,石月芳把空出来的一套房子出租给酒店管理公司营运,光租金收入就已达2万多元。(记者 陈碧红)

编辑:王静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