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直播四川: 成都 | 绵阳 | 德阳 | 自贡 | 攀枝花 | 泸州 | 广元 | 遂宁 | 内江 | 乐山 | 宜宾 | 广安 | 南充 | 达州 | 巴中 | 雅安 | 眉山 | 资阳 | 阿坝自治州 | 甘孜自治州 | 凉山自治州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非遗进校园 成都青少年秀“针尖上的舞蹈”

发表时间:2013-06-04 08:34:00 | 来源:四川文明网字体:[][][]   [打印][关闭]

  聋哑儿童张杰霜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一学生,她的蜀绣《国宝图》获得了本次大赛绣品组的一等奖。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文/邹金利 图/蒋雨洹)5月31日,以“非遗进校园,传承青少年”为主题的蜀绣画稿和绣品颁奖典礼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来自成都市残联、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都市52中等单位的青少年同台竞技,共同体验“针尖上的舞蹈”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博物院主办,成都蜀绣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成都蜀绣文化发展公司负责人谯宇筠告诉记者,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鼓励青少年参与蜀绣的制作和传承,主办方决定开展此次“非遗进校园,传承青少年”蜀绣竞技活动,并从成都市残联、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都市52中等单位征集了百余幅青少年创作的画稿和绣品。经过专家评审,从中评选出8幅优秀设计画稿和15幅优秀绣品。

聋哑儿童张杰霜正在学习陈再英(独臂)的皮线穿针绝活

  想绣梅花图给妈妈

  聋哑儿童张杰霜是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的高一学生,她的蜀绣《国宝图》获得了本次大赛绣品组的一等奖。张杰霜说,妈妈平日里很喜欢十字绣,常常绣一些装饰在家里的墙壁上。妈妈把自己送到特殊学校学习蜀绣,就是希望自己能学一门好手艺。蜀绣很漂亮,张杰霜非常喜欢,也学得很认真。现在,经过近一年的专业学习,她已经能独立完成两面绣的技艺。张杰霜说,妈妈最喜欢梅花,以后要给妈妈绣一幅最美的梅花图。

  在张杰霜所在的蜀绣班,还有7个像她一样的学生。完成两年的校内学习后,张杰霜就可以参加一年的校外实习,然后毕业。张杰霜打算毕业后先去一家蜀绣公司上班,等技艺精湛后,再自己开一间小的蜀绣店。

一位获奖的残疾少女展示自己的绣品

  蜀绣让“叛逆女孩”变“淑女”

  绣品三等奖获得者王慧(化名)是成都52中的初三学生。她的蜀绣授课教师——成都蜀绣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骨干冯桂华告诉记者,以前,王慧的脾气就和高原的天气一样变化多端,前几秒心情很好、与人相处融洽,后几秒心情骤变,谁也不理。学习蜀绣之后,王慧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叛逆渐渐被磨去,她变成一个安静、有耐心的“淑女”。

  为了学会刺绣,王慧没少被扎。第一份作品《马蹄莲》,被扎了3针;第二份作品《竹子》,被扎了5针;第三份作品《熊猫》,被扎2针。到第四份作品《鹿》时,王慧的技艺有了很大进步,便没有被扎过。

17岁的谢成雨是唯一一位绣品获奖的男生

  男孩也爱蜀绣

  17岁的谢成雨是唯一一位绣品获奖的男生,他的出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谢成雨的妈妈是位失去左臂的残疾人,靠制作和教学蜀绣为生。谢成雨12岁时,有一次看到妈妈在绣蜀绣,便对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妈妈的指导下,谢成雨学会了简单的刺绣针法。

  谢成雨说,刚开始学习时,自己也常常坐不住。慢慢地,能绣一些简单的图形后,便喜欢上了蜀绣。

  谢成雨的参赛作品是双面绣《太阳神鸟》,由于较晚才得知这个比赛,谢成雨只能利用周末和晚上赶制。谢成雨说,妈妈曾告诉他,蜀绣的最高境界就是异色绣,但异色绣需要两只手共同配合,妈妈只有一只手,无法完成这样的作品。“我希望自己能学会异色绣,完成妈妈的蜀绣心愿。”

图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