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剧美天府·五彩凉山:用文化与世界对话
2021-09-17 09:32: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最近四川文艺演出被凉山的艺术家们‘占领’啦。”四川文化爱好者在朋友圈里开玩笑说。但更多的观众“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这场缤纷的民族文化大餐里。

  9月6日下午,彝家姑娘们穿起传统服装跳起《火之恋》,琳琅满目的大凉山民族美食摆放在展柜上,阿来、李亭、赵淼亲临现场,濮存昕、谭维维、阿云嘎送来“云祝福”……“剧美天府·五彩凉山”2021四川凉山精品文艺展演暨文旅推介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七部精品文艺剧目齐发,还有文旅快闪等配套活动,带大家感受一个多彩的、新锐的、现代的凉山。

《听见索玛》演出现场。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温暖的群山》海报。

《温暖的群山》演出现场。

《赶集》演出现场。

  坚守

  “执着成长”的凉山乐团,温暖蓉城观众

  “你们值得!”9月7日晚,成都城市音乐厅的观众席里传来一声呼喊,台上的不少乐手听到后,瞬间红了眼眶。这是交响音乐会《温暖的群山》的最后一首歌曲,观众掌声不断,于是本场指挥、凉山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唐青石决定返场,为大家加演一场曲目,只是在演奏“安可曲”之前,唐青石说话声音有些颤抖,他说乐团在大凉山坚持排练了8年时间,演奏了近600场音乐会,如今才来到蓉城观众的面前。

  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这个专业的音乐场馆里,每一点细微的声响都会在舞台上被放大,每一段动人的旋律都会在空间里引起共鸣,来自大凉山的乐手们表现得稳健而冷静,观众们也不吝啬掌声。

  在交响音乐会上,乐团奏响了原创民族交响音乐作品《山岗上的歌与舞》、交响套曲《温暖的群山》等作品,为成都的观众演绎出凉山的别样风情。《温暖的群山》这部富有民族音乐风格的原创交响乐曲,同样也打动着观众们的心。《温暖的群山》交响套曲以“群山”(凉山)为民族意象,以广为流传的音乐旋律为听觉牵引,通过作曲家创造性的汇编、融合,创作而成,分为《古老的群山》《五彩的群山》《快乐的群山》《温暖的群山》4个乐章,在40分钟的时间里展现凉山的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从艺术总监到演奏人员,我们在这台音乐会中分明感受到他们的执着与坚守:执着成长,执着原创,执着敬畏,执着一方百姓!远离喧嚣,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精神于自我,奋斗于期望,期昐于未来。”成都乐团团长肖鹰观看后感叹道。

  其实,早在今年5月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展演中,凉山交响乐团是唯一一支来自市州的交响乐队伍。自2013年成立以来,凉山交响乐团演出近600场次,演奏中外名曲近500首,观众超过60万人次,创作《阿惹妞》《山岗上的歌与舞》等民族交响音乐作品,实现特色民族民间音乐与交响音乐的融合;担纲歌剧《彝红》《听见索玛》现场演奏乐团,实现与歌剧舞台艺术的结合。地市州乐团能有这样专业而富有特色的表现,难能可贵。通过凉山交响乐团的表演,也激发了更多观众对大凉山的兴趣,想多了解和关注凉山。

  多彩

  别样民族风情“剧美天府”,活化党史学习教育

  《温暖的群山》只是凉山文艺一个缩影,更多的凉山文艺精品参与当下的时代浪潮。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剧美天府”回望百年路 奋进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季正在成都火热上演。9月6日至8日,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题材的凉山民族歌剧《听见索玛》,以红军长征过凉山“彝海结盟”为题材的凉山经典民族歌剧《彝红》参展。

  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山腰上最后一个彝寨阿列村也搬到山下的彝家新村。此时,86岁的老村长伍达和9岁的留守儿童拉虎却悄悄离开新村,踏上了回彝寨的路途。在阿列村第一书记木且带领众人追寻他们的过程中,支教老师、牺牲在缉毒一线的年轻警察、在外打工多年返乡创业的“网红”、每个春天都来拍摄大雁的摄影师等人物纷纷登场……在民族歌剧《听见索玛》里,你能在舞台上看到“悬崖村天梯”,听凉山老百姓自己内心究竟怎么看这一场脱贫攻坚。

  “老村长为什么要回到山腰上的彝寨?搬迁后的彝族人是否能真正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是本剧真正想要探讨的内容。”《听见索玛》的总监、编剧李亭认为,近年来,全国围绕脱贫攻坚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凉山“悬崖村”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听见索玛》不单单是展现脱贫攻坚的“命题作文”,更多的是反映彝族人民在搬离家园这一过程中真实的生活、状态、想法,让观众真正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觉醒”。

  作为一部民族歌剧,《听见索玛》整部剧没有一句台词,全剧13幕戏全部用唱段表达。本剧作曲刘党庆表示,这在他的创作生涯里,还是第一次。

  “歌剧作为一种舶来品,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和运用它。”在刘党庆看来,彝族音乐是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的音乐之一,极强的戏剧性很适合在歌剧上发挥其优势。本次《听见索玛》的唱段创作采取了彝族原生态调式与彝族现代民歌相结合的方式,使之在保留彝族元素的基础上更加郎朗上口。同时,美声结合说唱等演唱形式,能够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更容易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除了大制作,也有小切口。这次成都展演的,有小剧场话剧《隔离》,讲述平凡人在疫情期间的微妙情绪,让我们反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凉山原生歌集《赶集》,非遗传承人的歌声加上现代自然声音,带你来一场耳朵的纯净旅行。音乐人莫西子诗音乐会《时间的声音》,带你在旋律中涤荡灵魂……

  “我们小时候就会经常参加赶集,这次我们把大凉山流传千年的原生态音乐搜集起来,让大家跟着音乐去‘赶集’。”参与这场演出的音乐人瓦其依合介绍,在不破坏原生态歌曲的前提下,演出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让大家听到彝族不同方言区的音乐,聆听当地的生活滋味。

  声音

  凉山的文化多样性,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眼睛

  更多凉山文艺动态在“上新”。2021央视中秋晚会8月21日在位于西昌邛海湖畔的星月湖公园正式录制,9月4日晚已经完成最后录制,即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据了解,这次“落户”凉山的央视中秋晚会录制的最大特点是,除了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文化、关注国家年度宣传重点、汇聚来自祖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众多知名艺人外,还融入了很多有关四川、凉山及西昌的地方特色元素,将原生态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多种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做到了地方特色、民族情感与国际视野的完美统一。同时,此次央视中秋晚会开创了一个先例,就是突破了以往晚会节目在舞台上的界限,通过外拍的方式把当地的月色风情小镇、白庙村、大石板古村、月亮湖公园等外景画面融入晚会内容之中。

  此次晚会盛况将于9月21日晚8:00在央视1套、3套、4套以及相关广播频率和总台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近年来,央视《魅力中国城》、央视春晚分会场、央视中秋晚会、大凉山惠民音乐会等文化项目都曾关注和展现了着凉山独特魅力。

  秋有晚会,冬有戏剧。备受全国戏剧迷关注的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也在9月发布了新计划。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正在成为集民族性和国际性为一体的全球知名戏剧节,目前戏剧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是第三届。

  戏剧节发起人李亭、赵淼透露,今年戏剧节增加了儿童戏剧、戏剧教育等板块,主打国潮戏剧、民族戏剧等,濮存昕将主演经典话剧《李白》,国家重点项目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高峰论坛,中央戏剧学院国际戏剧学院奖(导演奖)也将落户凉山。2021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将于11月7日立冬相见。“虽然今年因为疫情戏剧节与世界连接的方式产生了转变,但我们会以其他的方式与世界相连。”李亭说道。

  凉山多元的文化,滋养着近年来的文艺精品。创作出品电影《我的圣途》、电视剧《彝海结盟》《索玛花开》《金色索玛花》、民族歌剧《彝红》《听见索玛》、音乐剧《当爱》《阿杰鲁》、话剧《隔离》、实景剧《阿惹妞》等产品,荣获飞天奖、金鹰奖、荷花奖等数十项国内国际大奖。

  “因为凉山地理的多样性造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的生命形态多样性,从而形成珍贵的文化多样性,凉山坚守自己的文化多样性,戏剧节又与世界另外的文化相遇,这是把我们自己打开,让世界进来的最好的方式之一。”阿来谈起凉山戏剧时说,而这种交流也是民族文化保有生命力的源泉。(全媒体记者 李婷)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