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来川宣讲“莫高精神”
2020-09-27 14:54: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讲座现场。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罗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调研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交流合作,应四川省文物局邀请,9月24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走进四川博物院,以“莫高窟人与莫高精神”为主题带来了精彩讲座。讲座中,赵生良结合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和历史,讲述了“莫高精神”的内核。

  “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莫高精神是什么?赵声良总结了16个字,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他表示,莫高精神不是一个口号,它是几代人艰苦奋斗创业形成的这样一种精神,是干出来的闯出来的。经过了70多年,敦煌研究院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不能忘记一代一代莫高窟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扎根沙漠,艰苦创业。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王旭东、赵声良等几代“莫高窟人”,其中包括多位加入到“莫高窟人”大家庭中的川藉人士,他们扎根大漠,无怨无悔,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窟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莫高精神”已成为敦煌研究院几代学人奉献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事业的精神象征,是敦煌研究院七十六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

  “老一辈的莫高窟人,一个人牺牲了,家庭也牺牲了。”

  赵声良说,老一辈的莫高窟人牺牲非常大,“一个人牺牲了,家庭也牺牲了”。

  1943年,常书鸿来到敦煌,准备筹建敦煌艺术研究院。彼时,39岁的常书鸿已是蜚声国际的大画家,是法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正值创作巅峰期,前途无限。而莫高窟当时是个连基本生活设施都不具备的荒漠,不仅如此,许多的洞窟还埋在黄沙之中。常书鸿不仅自己来了,还把夫人和孩子都带到了敦煌。

  常书鸿一家就住在当年王道士曾呆过的破庙里,生活补给靠一辆牛车前往十几公里外的敦煌城购买,和研究所里的人一样,要是买东西太重,就赶着牛车去,不够的蔬菜便自己种。饮用水就喝河水,冬天河水结冰,要砸冰烧化后才能取用,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我去也是喝那个水,喝了就拉肚子。天天拉肚子,两个月就适应了,就成了莫高窟人了,不会拉肚子了。外地人喝了就拉肚子。”赵声良笑着说。

  1945年,常书鸿的夫人无法适应莫高窟的生活,离他而去。常书鸿不愿离开,他让13岁的女儿辍学,回莫高窟家里管理内务。1946年,常书鸿来到四川招聘到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段文杰,孙儒僴和其夫人李其琼,还有史苇湘和其夫人欧阳琳。结果,这些年轻人到了莫高窟,跟他们的老院长一样,一待就是一辈子。因为莫高窟“真的是太美了”。

  “莫高精神不是一个口号,它是几代人艰苦奋斗创业形成的这样一种精神,是干出来的闯出来的。经过了70多年,敦煌研究院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不能忘记一代一代莫高窟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扎根沙漠,艰苦创业。”赵声良说。

四川省文物局与敦煌研究院在成都签署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

  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

  赵声良介绍,如何让莫高窟得到更好的保护?如今敦煌有一个数字化研究所做数字化的保存。通过技术把所有壁画塑像信息全部做成数字化,做成一个复本。“如果将来有不可抗拒的原因壁画坏了,还可以复制出来。”此外,数字化技术也利用在旅游开放方面,让游客感受敦煌艺术最高水平的最精彩的内容。通过建立数字化展示中心,莫高窟开放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游客分时间段有序参观了,洞窟压力就减轻了。

  当天的讲座前,四川省文物局与敦煌研究院在成都签署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来自敦煌研究院、四川省43家文博单位的200余名代表聆听了宣讲报告并参加了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根据协议,四川省文博机构将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路径,在学术研究、石窟寺考古、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遗址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文创产品开发、文物及艺术品展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将极大促进四川省文博单位的改革发展。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