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8000件瓷器:栩栩如生的30年岁月故事
2020-04-17 10:52: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充满时代感的陶瓷雕塑。

  毛主席和56个民族在一起的绝版陶瓷雕塑栩栩如生,烧制了“努力学习”“增加生产”等口号的坛坛罐罐摆得密密麻麻,雷锋、董存瑞、焦裕禄等人物定格了英雄的瞬间……这里是建川博物馆新中国瓷器陈列馆(1949-1979)。4月10日,陈列馆进行展陈提升后重新开放,8000多件瓷器以浓厚的时代特色,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瓷器艺术成就。

  镌刻劳动热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走进新中国瓷器陈列馆一楼,鲜明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不仅是各种坛坛罐罐、杯盘碗盏看上去已经颇为老旧、制作也相对粗糙,更在于瓷器上烧制的文字和图案,生动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合作社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瓷器上,可以看到“努力学习”“增加生产”“保证丰收”“生产节约”各种口号,顿时让人感觉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时,老百姓迸发出来的劳动热情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到现场参观的刘树生婆婆看着刻有“努力学习”的瓷缸特别兴奋,“以前我家就有好几口这样的瓷缸。”她饶有兴致地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政府在全国农村展开的扫盲班,“那时候国家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各种标语口号就刷在墙上、甚至弄到各种生活用具上,就是要增加大家的印象。”

  漫步展厅,带有时代烙印的瓷器摆在展柜里、镶在天花板上、埋到玻璃地板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热情,有的则展示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果。而在解放战争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牺牲自己救下朝鲜落水儿童的罗盛教等英雄和时代楷模,也被人们以塑像的方式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瓷器史独特的浪花

  在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看来,“中国瓷器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在漫长的岁月中,瓷器上的文字和图案大多遵从艺术的审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几十年,人们置身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迸发出了巨大的热情,他们把这种热情通过标语口号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图案留在了瓷器上。”新展出的这批瓷器不仅挥洒着中国人当年的激情,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印迹。

  在陈列馆二楼精品展厅,各种制作精美的陶瓷雕塑定格了劳动人民撒网捕鱼、喂养家禽、摘取果蔬以及出炉铁水等生产生活画面。《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舞台剧的经典瞬间、人物形象同样活灵活现。樊建川指着一件瓷雕上绽放的菊花说,当年的工匠并没有电窑这种先进的烧造工具,“能烧出如此逼真的瓷雕,可见对中国两千年来瓷器工艺的传承。”

  陈列馆中,堪称镇馆之宝的“毛主席和56个民族在一起”的瓷雕群像,既有鲜明时代特色,也成为当年瓷雕工艺的代表。这组瓷雕共57件,56个民族的特点都表现准确且烧制精美。藏族姑娘的头发上装饰着玛瑙,哈萨克族姑娘翩翩起舞,彝族男儿帽子上英雄结高高翘起……樊建川说,这组群雕上世纪70年代出产自景德镇,作为外销瓷在广交会上销售,当年的价格就高达两万多元,而当时人们的工资普遍只有二三十元钱。上世纪90年代,他花了56万元从新加坡一位商人处购得,每件单独包装了五六层,小心翼翼地运回四川。(记者 吴晓铃 文/图)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