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直播间里聊诗词唱诗歌 成都人的周末好文艺!
2020-03-27 12:25: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夏昆。成都市文化馆供图

  3月21日,曾参加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的新都一中教师夏昆亮相文化天府APP上的直播间,和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路绯一起,在线对谈唐诗宋词与“天府之国”的故事。

  把线下艺术文化讲座搬到线上直播间,这是抗疫期间成都市文化馆首次试水,开设走近艺术“以艺抗疫·宅家艺术课”云课堂等系列线上讲座。“我们打造的文化IP‘走近艺术’线下讲座开办以来,已成为广受好评的群众文化服务品牌。”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转战线上,希望让市民不出门也能享受到艺术的乐趣。

  直播间里,天府诗意娓娓道来

  当天下午3时,在录像机前,夏昆一边轻松地和观众打招呼,一边和搭档路绯聊着唐诗宋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夏昆对于唐诗宋词和“天府之国”的故事熟稔于心。这片沃土上,诞生了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也留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浪漫爱情诗篇。然而,这些仅仅是“天府之国”丰富诗词底蕴的开端。进入唐宋以后,李白、杜甫、苏轼这些中国古诗词上熠熠生辉的名字,都在蜀山蜀水滋养下,写出不少千古名篇。

  其中夏昆特别提到杜甫。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成都,在这里居住了4年多时间,度过他这一生少有的闲适安定的岁月,创作了200多首诗,风格大多以轻松愉悦为主。比如《客至》里的“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春夜喜雨》里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都流露出杜甫当时和邻居相处融洽,怡情蓉城的生活状态。

  李白和苏轼也是这片诗意土地上的明珠。李白在四川成长。客居他乡时写下《宣城见杜鹃花》来怀念四川,思乡之情在“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句中一览无遗。土生土长于四川的苏轼,更是将这片乡情融入字句里,在《临江仙·送王缄》里留下“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的嗟叹。

  夏昆和路绯还分享了其他一些来蓉诗人留下的诗句和故事。比如,张籍在《成都曲》写下“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里写道“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陆游记录下“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盛景,李商隐在《杜工部属中离席》咏叹“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聊天+咏歌,换种方式说诗词

  比起线下讲座,线上讲座互动性更强,抖包袱、诙谐段子和网络热语都运用进来。比如,杜甫当年到了成都,在严武等友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路绯打趣,这座草堂用今天的热词来讲,就是杜甫在朋友的“众筹”下建立的房舍。当时屋舍的树、竹子等都是友人相赠。

  在说到陆游的《梅花绝句》时,夏昆形容陆游和不少成都人一样,都是“花痴”,不过这位大家尤其钟情梅花。谈及此处,作为成都本地人的夏昆,还兴致勃勃地和路绯以及网友分享自己孩提往事,“小时候,我经常会看见菜农一根扁担挑着两个菜筐。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个菜筐装的不是菜,而是一满筐卖的花。这也可以看出成都人爱花惜花的传统。”

  为了增加互动气氛,路绯还在网友的建议下,和夏昆在线上玩起诗歌PK,互相比拼背诵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天府之国”的诗句。兴之所至,夏昆还和成都街头艺人翠儿、周驰、吴滔一起现场演绎经典歌曲《蜀江水碧蜀山青》。“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江水碧蜀山青,望帝春心托杜鹃,蜀江水碧蜀山青,望帝春心托杜鹃……”吉他配着鼓声,朗朗上口的古诗联句,让诗情歌意溢满直播间,这种传统和现代的混搭,更是掀起当天直播的高潮,收获不少网友点赞,其中@葡萄oba留言:“有干货,也有笑点。”

  路绯和夏昆都不是第一次上直播,但是对于这种形式,两位“熟手”还是颇为赞同:“希望更多人了解成都这座城市,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诗意文化。”(记者 边钰)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