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成长时评] 关爱青春期孩子宜“对症下药”
2023-02-23 10:36: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教师惠凤莲与学生打了20多年的交道,她发现,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不少困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加之父母陪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出现校园霸凌等行为偏差。惠凤莲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株株幼苗,得到充足的阳光与关爱,方能朵朵盛开。(2月22日《中国教育报》)

  惠凤莲代表呼吁关心关爱青春期孩子,很有现实针对性,理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青春期是人由未成年向成年转型的关键期,在任何时代,青春期问题都是一个值得关注与重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信息海量传播,社会急剧变化,科技进步与生活变革令人目不暇接,孩子们在青春期面临更多的情况与困惑,需要大人关心关爱和教育疏导。只有青春期遭遇的问题与困惑得到有效化解,孩子们方能减轻转型期的各种阵痛,实现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关心关爱青春期孩子,既要着眼其学习,也要观察其生活,更要注重其心理成长。关心关爱青春期孩子,应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青春期孩子往往要表现出迥异于其他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其一,心理敏感脆弱。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彰显,渴望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父母的认同,希望父母不要总把他们当孩子看待;另一方面,在学校乃至社会生活中,他们也希望自己在群体、集体中得到他人尊重,在群体、集体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在这种心理期许之下,假如哪一方面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或是未能尽如心意,他们都有可能反应过激,或者情绪受到打击。比方说,有些青春期孩子,在家庭中表现得特别叛逆,哪怕父母稍微批评两句,就受不了,要么极力反驳,情绪很大,要么神情沮丧,无精打采。这让父母下次再对其讲话都变得小心翼翼。

  其二,思想有些迷惘。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与定位模糊,对学业走向难以有清晰判断,对未来前程事业以及人生理想缺乏明确规划等。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青春期孩子认识有局限,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较弱,不可能达到“高瞻远瞩”程度。此外,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连成人也难以预料预见,何况未成年人?青春期孩子不能洞悉社会发展趋势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三观”摇摆不定。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塑造期,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加速建构或改变孩子们的“三观”。有时,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可能极大地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说,青春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现得最为突出,青少年遇到好人就能学好,遇到坏人可能学坏。在这个“危险期”,学校老师与家长的关心关爱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可或缺。

  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学校老师与家长应当摸准其脉搏,对症下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首先,要无微不至的温暖与呵护。应当像园丁爱护花草一样,时刻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观察其活动或行为轨迹,掌握其心理情绪变化,适时交心谈心,及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更重要的是,时刻注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算批评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孩子的承受力,千万不能造成适得其反的被动局面。另一个层面,要重视进行挫折教育,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挫折与失败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情,遇到它,不必灰心丧气,而要愈挫愈勇。人只有忍受生活的磨砺,方能有强大的内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其次,老师和家长要为孩子们在思想上“拨云见月”发挥导航作用。在与青春期孩子交朋友基础上,在孩子们愿意与老师或家长交流的前提下,老师或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如何认清对错、明辨是非,以及何为高尚、何为卑劣等。在这些问题判断认知上,不能含糊,不能打折扣,一定要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次,老师与家长要密切关注和适时矫正。在“三观”塑造期,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们向先进榜样学习看齐,“跟着好人学好人”;要时刻注意孩子们的行踪与思想动向,防止他们受到不良社会习气的侵害,更要防范有劣迹行为者对孩子们进行别有用心的利诱或误导。(涂启智)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