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成长时评] 让社区体育成学校体育有力补充
2020-05-29 14:40: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中国首枚冬奥会金牌得主杨扬一直在关注青少年体育问题。针对儿童青少年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等情况,杨扬建议,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范畴,“社区体育做得好,将成为学校体育的有力补充。”(5月26日《新京报》)

  在全民健身体系中,社区体育具有基础功能,并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涉及的群体数量多,也是浸润于民众日常的重要载体。社区体育设施或安装在小区院落,或安装于楼堂馆所,或修建于城市绿道旁,或隐身在公园之内,使用频率高、受惠对象多,成为全民健身的核心要素和主要支撑。不过,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体育设施的保障程度,没有最基本的体育设施为基础,全民健身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时下,社区体育设施在供给总量上还不能满意民众需求,在供给结构上也存在极大的失衡,极大地压缩了儿童、青少年在社区锻炼的空间。一方面,设施短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儿童、青少年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对体育设施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安全运动设施,才能消除安全隐患和满足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事实证明,让儿童、青少年使用成人版的体育设施,既会造成使用需求的冲突,加剧资源供给的紧张性,又会造成很多不确定的安全事故,比如人身伤害后果,反而影响家长支持孩子参与体育的热情,以及儿童、青少年使用体育设施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无专业体育设施的保障,会降低体育设施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功能性作用。正如杨扬所言,“秋千、滑梯、攀爬架等设施,对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很有帮助,有助于他们进行早期运动发育。”

  当前国内全民健身呈现两极分化的状况,2019年是全国第五个国民体质监测年,不少地方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普遍好过年轻人。其中原因在于,很多老年人已把健身作为日常的生活习惯,保持了较高的锻炼频率。另一项调查显示,上海老人一天花62分钟在健身锻炼上,而青壮年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则极为稀缺。

  包括儿童、青少年在内的年轻群体的体质不如老年人,除了学习生活等占用了大量时间,还跟体育设施的不匹配有很大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润物无声”地进行长期的引导和培养,更离不开硬件设施的保障。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范畴,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最基础、最基本的体育设施,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有力补充,更是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构成。

  有关人士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比如,更好地发挥体育测试和在中高考中增加分值等“指挥棒”的作用,将儿童、青少年体质改善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外,还应从全民健身的角度去思考学校体育之外的问题,以社区体育为突破口,补齐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短板,实现儿童、青少年体育教育从单向化向多维化,如此才能达到叠加的综合效果。

  加强社区体育,使之与学校体育实现融合,达到彼此促进与互动协同,已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和长远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的必然选择,理应获得政策层面的正视和回应。(唐伟)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