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警惕“卖惨视频”成为网络公害
2021-10-26 11:15: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做梦都想不到,孩子想要化肥”。近日,一则描述四川凉山州贫困孩子的短视频引发关注。视频里的孩子说,自己无父无母,实在太贫穷,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然而,据当地政府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这段视频彻头彻尾是发布者的“创作”。视频博主“吕先生凉山行”在当地找到孩子,并在一处破旧的闲置房前,故意弄脏孩子的脸,让小孩诉说悲惨、可怜生活,并给小孩发放鞋子、衣服、学习用品。据核实,视频中的孩子按政策享受补贴,家里享有1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目前,发布虚假不实视频的吕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要求其立即删除虚假不实视频,并公开道歉。(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渲染贫困,博取眼球,赚取流量,“卖惨视频”的套路尽管十分老套,却依然大行其道,存在市场。这则“孩子想要化肥”的“卖惨视频”尽管虚假,可在短时间内就浏览量突破10万,足见“卖惨”的影响之大。这种虚假视频传播带来的恶劣社会影响,也是不可低估。

  四川大凉山在今年上半年还曾发生过视频博主哄骗凉山女孩哭穷带货,流不出眼泪就滴眼药水甚至直接掐哭的闹剧。这次“孩子想要化肥”的视频同样是弄虚作假摆拍的。对于那些“卖惨视频”的博主而言,借着公众的同情心可以收获流量,这是其不惜弄虚作假的直接动因。但是这种“卖惨视频”给凉山当地形象所带来的损害也是巨大的,所以凉山当地才会依法传唤涉事视频博主并要求其删除相关视频。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拍摄和创作的自由,但并不能离开法律的框架,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客观而言,拍摄虚假视频并在网络上传播,这种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这次“孩子想要化肥”的“卖惨视频”为例,其行为实际上是典型的视频造谣行为,不但否定了凉山当地扶贫攻坚成果,而且抹黑了当地形象,严格来说,当地完全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涉事博主进行处理。

  利用“卖惨视频”来博取流量,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这些混淆视听的“卖惨视频”消费的是公众的同情心,赚取的是平台的点击率。从某种意义上讲,“卖惨视频”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并没有多少含金量。事实也确实如此,短视频刷屏的时代,每天有大量视频涌现,可总体质量并不高,而相当一部分是像“卖惨视频”这样的低质量作品。客观而言,“卖惨视频”的盛行,其实也是短视频创作的困境,渲染贫困其实和炫富的视频一样并无多少养分。

  如何让“卖惨视频”没有市场?一方面,短视频创作者要有起码的道德底线,遵循艺术作品创作的规律,绝不能为了流量不惜弄虚作假,混淆视听。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查。尤其是对于涉及到具体的地点、人物,纪实类的“卖惨视频”要进行核实。发现违规的视频博主,要根据情况采取视频下架、封号等相应措施。除此之外,视频相关的单位和地方要及时关注舆情,回应事件以真相,避免让“卖惨视频”带偏节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影响恶劣、屡教不改的视频博主,要举起法律武器,追求其法律责任。

  只有多管齐下,正本清源,“卖惨视频”才会失去市场。(刘少华)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