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巴中市巴州区:文明根植沃土 绽放幸福之花
2021-10-25 15:38:00 精神文明报
分享到手机

  金秋时节的巴州,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宽阔的大道上,车水马龙间秩序井然;街头巷尾,市井繁华里街美人和;巴河两岸滨河步道上,健身休闲者活力洋溢……无处不呈现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无处不跃动怡然自得的幸福音符。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已历经两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虽未成功,却丝毫没有动摇巴州人助力巴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心和信心,也没有阻碍这座城市的“蝶变”进程。如今,文明的种子已经在这里生发,汇聚成势不可挡的合力,引领巴州儿女向着幸福出发,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

  起步就是冲刺。今年,巴中市启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主城区,巴州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管理,使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高位推动

  凝聚创建合力

  今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巴中市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巴州区坚决扛起巴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阵地”责任,再次迎来新的三年创建周期。

  号令一出,动若风发。巴州区统一思想、铆足干劲:1月29日,巴州区召开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第1次调度会,为新一轮创建工作定基调、把方向;4月20日,召开区文明委2021年全体会议,成立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指挥长,区委副书记任执行指挥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并根据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分类成立专项工作组和专项督导组,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明确任务;6月10日至11日,巴州区举行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业务培训会,组织各相关单位现场参观,深入学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确保创建工作对标对表、高质量完成。

  巴州区将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常委会工作要点、绩效考核体系、财政预算,以及区委、区政府的重要日程,坚持每月一调度,现已召开12次专题会、5次指挥部会议等,着力压实责任、凝聚合力。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巴州区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构建“党委政府主导、全民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力争下好创建“先手棋”。

  提升颜值

  完善基础功能

  城市文明,基础先行。随着巴州“三路三广场多节点”的建设,一条条城市“脉络”被打通,一个个市民休闲广场精彩亮相,一处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为畅通城市“动脉”,巴州区启动整治江南三环路、江北郊游路、南坝滨河路,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效能,增强城市运行活力。

  南池市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巴州老城区的中心地段,服饰百货一应俱全,热闹非凡。这里人流量大、路面狭窄,且有违章建筑,随着城市发展,交通拥堵、公共卫生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日渐显露。

  为疏解老城城市功能,巴州区决定“不盖楼、建广场”,将原南池市场商家分散搬迁至城市周边黄家沟、盘兴、城西市场等多地,拆除2000余平方米违章建筑,用于建设南池广场。

  新建的南池广场拥有旱喷广场、“巴”文化艺术馆等设施,既是巴城新地标,又能服务周边群众,满足至少1000米的辐射要求,还可用于应急避难,并将增设公交车站台、共享单车停放点等,给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南池广场、东门大桥广场、魁星楼广场是巴州区为了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城市功能而规划打造的3个广场,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结合本地文化元素,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巴州区住建局重点项目办负责人张特立介绍道。

  “我们这条街是联建房,以前又脏又乱,现在道路平整、干净,墙面整洁,下水道也不再堵了,人流量都多了很多,生意也好一些。”家住东城街道观音井社区的鲜仕秀在自家门市开了十多年的便利店,说起以前,鲜仕秀最头疼的就是小区经常会有粪水外溢的现象,“现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扩建化粪池,重新安装玻璃胶管道,彻底解决了下水道的问题。”看到观音井巷的变化,鲜仕秀非常高兴。

  走进观音井巷,路面平整,文化墙引人驻足,各家各户的“飞线”已整齐归槽,地面上的“潮汐”停车位标识明显,活动广场上,健身器材、休闲座椅一应俱全,一切都井然有序。

  下水道雨污管网分流、楼栋外墙及楼道刷漆、消防设施改造升级、小区道路黑化、“飞线”整治、文化墙打造……据介绍,巴州区已累计完成11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以及40余条背街小巷的整治。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巴州区倾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家住蓝湾国际A区的李女士谈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赞不绝口:“买菜、购物、办事都非常方便,道路宽阔整洁,就连小巷子也平整干净,小区外还有很多健身设施和休闲座椅。”

  此外,巴州区还着力通过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市民幸福感。今年以来,巴州区新建垃圾转运站1处,改建公共卫生间2个,完成46个垃圾亭建设,在背街小巷新增路灯158处,对江南老城区新市街、东城街、八角楼街、红军路等10条街道实施了道路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推进整治3条断头路,改造主干道路6.87公里、主干道雨污管网13.2公里,并完成巴州大道、红军路、将军大道等32条主次干道人行道和车行道修补及标线施划。

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

  精细管理

  优化城市秩序

  建好易,管好难。在科学优化城市功能、建好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巴州区深入探索城市管理,出台精细化管理标准,用“绣花”功夫管好每一个环节,确保城市“脉络”运行通畅、有序。

  在巴城老城片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弊病日益凸显:长期存在多个临时农贸市场,“以街代市”的现象严重,“骑门摊”占地经营等不规范行为屡禁不止,长期造成交通拥堵、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更是成为历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大失分点。

  今年,巴州区下定决心“啃下硬骨头”,着力破解城市管理痛点堵点,结合“市民诉求大起底”活动,努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联合执法、公安、环卫及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对水井湾、肖家巷、北门等5个临时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搬迁,根治了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城市顽疾。

  “道路通畅干净了,秩序也好了,住在楼上也没有那么吵了,出行也方便了……没想到上个世纪就存在的这些临时农贸市场居然还能够顺利搬走。”家住肖家巷的李女士说道。

  为了常态长效保持,巴州区在新农贸市场努力留住商家,在租金优惠、服务提质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并在旧临时市场增派志愿者,劝导商家规范经营,确保临时市场不再复现。

  在提升城市管理方面,巴州区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小区环境、农贸市场、交通秩序“五大专项整治”,废旧的报刊亭、果皮箱等一批“城市家具”焕然一新,废旧物资收购、车辆维修、汽车清洗等场所进一步得到规范,通过开展户外广告规范整治,清除城区“牛皮癣”3万余处,拆除违章设施3.5万余平方米,规范整治283个点位1500余处空中“飞线”。

  为了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巴州区实行路长制,全面推进“门前五包”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按照综治管理的网格划分,探索城管+综治等“多网合一”的网格管理模式,全区共配备232名创建专岗和412名网格员,以城管智慧平台为基础,联动城管、公安、市场监管3支执法队伍,整合住建、环保、环卫等N支辅助力量,构建执法联勤联动综合治理模式,确保城市每个角落、每个问题都有人管。

  独立小区在巴城是近年才兴起的,因而整个城市还存在大量单体楼栋,由于住户少且分散,物业公司不愿入驻,单体楼栋的管理成为文明细胞创建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巴州区积极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相融合,“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居民”多方共建的小区治理体系逐渐形成。

  巴州区江北街道共有68个开放式小区、32个改造的老旧小区和293处单体楼栋,街道率先试点推行物业管理社区化,打造社区、小区业委会、楼栋长、居民业主共同参与的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

  江北街道白云台社区党委书记吴传福介绍道:“我们按照就近原则,鼓励几个独立的楼栋共同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社区按照片区成立党支部,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服务管理机制。”

  周仕华是白云台社区天宫星园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天宫星园自治管理委员会的会长,天宫星园由云台星园和天宫苑的3个自建楼合并而成。周仕华介绍:“我们目前主要是宣传发动,收少量的物业费,用来清扫公共区域,下一步还将逐步规范其他物业管理内容。”

青年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进社区“微宣讲”活动

  共创文明城

  提升市民素质

  文明城市需要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巴州区坚持全面创建、全民创建,让文明之花根植沃土,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晏阳初实验小学的开学升旗仪式上,校长李光珍向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动员讲话……围绕全民创建,巴州区开展开学“6个1”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动员学生和家长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建设一个温馨和谐、文明繁荣的家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巴州区集中开展“1+10+N”的文明行为培训,即开展1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解读专题培训,开展交通出行、机关干部、文明劝导、餐饮行业等10大重点群体专项培训,开展N个其他行业文明行为专项培训。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展文明行为培训20余次,覆盖人群达7000余人。

  每周五是巴州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全区各包保单位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到包保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一次卫生大扫除、一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收集一条意见建议、为群众办一件事等。

  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榜样的力量。今年以来,巴州区积极选树“身边好人”,扎实开展“最美人物评选”、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扬活动,向市文明办推荐14名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16名2021年第一季“巴中好人”候选人,15名第二季“巴中好人”候选人。其中陈治华等10人获评2021年第一季“巴中好人”,王容华获评“四川好人”,并获“中国好人”提名。

  “不老松”义工马华是巴州区志愿者的代表之一,她说:“我们志愿者除了自己做公益、搞服务,也想壮大队伍力量,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我们的家乡更加温暖、文明。”

  5月28日,巴州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全区志愿服务注册人数近10.8万人,达到常住人口的15%以上,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助学支教、医疗健康、扶危助残、保护母亲河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11.2万小时。涌现出“爱心妈妈”、“不老松”义工、“西城大妈”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志愿服务品牌,志愿者成为巴城街头巷尾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全面收集百姓合理诉求,着力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巴州区扎实开展“市民诉求大起底”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市民诉求11861件,化解率达92.1%,大大提升了市民满意度,增强了市民主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

  巴州区致力于让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生活常态,斑马线前,车让人、人守规已成市民习惯,垃圾分类、公筷公勺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公共交通工具上,为老弱病残主动让座的人比比皆是,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文明创建大家谈宣传活动

  制度有保障

  创建常态长效

  劝导商户不摆“骑门摊”、规范电动车摆放、入户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9月15日,莲山湖新区管理委员会的程小玲头戴小红帽、臂戴红袖章,奔走在东城街道太子社区的楼栋里,这已经是她连续第4天进行入户宣传了,当天她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包保社区的最后一户走访。

  这是巴州区实行包保工作制的一个缩影。为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无缝隙、无盲点、无死角,巴州区将每一个乡镇、社区、农贸市场细分到每一位区级领导、每一个单位、每一名工作人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包保工作格局。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包保单位着力为包保社区解难题、补短板。今年以来全区包保单位为责任区域解决具体问题共152个,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看到这些机关干部随时都来社区打扫清洁、维持秩序,我们更体会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容易,以后将更支持创建,也会参与更多创建活动。”家住西城街道红福社区的刘女士说。

  同时,巴州区实行“周督察督导、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严奖惩”制度,采取“责令整改、公开检视、分管负责人停职、奖补挂钩、表扬”等十二种问责激励形式,确保创建工作不漏一项、不落一条。近日,巴州区委分管负责人就代表区委对5个在全市季度考评中排名靠后的街道、乡镇、部门进行了提醒谈话。

  随着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巴州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着力补短板、除顽疾,使巴城的外在颜值和内在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的巴州,交通内通外畅、建筑错落有致、设施一应俱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市民素养不断提高,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和谐画卷正在巴州徐徐展开。(谢艳阳 谭靖凡 马紫婷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