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让冷门绝学"火"起来】在线玩泥巴吗?"80后"泥塑非遗传承人:这是群"有文化"的泥巴
2021-01-12 09:54:00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手机

  圆滚滚的泥丸做脑袋,一块普通的泥条做身子……你玩过泥巴吗?在乡下出生和成长的人,都有过玩泥巴的经历,或打泥仗,或摔“泥凹屋”,这是一种童年的乐趣。

李长青做泥塑

  一坨坨普通的泥巴在他手中“复活”,变成一个个各具神态、栩栩如生的泥塑……在眉山市仁寿县龙正镇一处老旧的粮仓里,38岁的钦斋泥塑第七代传承人李长青正在创作尚未完成的泥塑。日前,他获得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提名,对于他来说,这不仅是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

  川派钦斋泥塑技艺第一代传人是个武举人!

《苏东坡像》

《掏耳朵》

《钟馗出巡》(受访者提供)

  李长青的工作室是由一个粮仓改造而来。《苏东坡像》《钟馗出巡》《掏耳朵》……不大的屋子里,堆满了大大小小、憨态可掬的泥塑作品,一颦一笑、一招一式,生动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讲述着岁月深处渐行渐远的风土人情。

  四川泥塑历史悠久,现珍藏于四川博物院的说唱俑等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泥塑经典之作。发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钦斋泥塑,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通过数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钦斋泥塑已成为川派泥塑的杰出代表。2016年,钦斋泥塑被眉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非遗项目。

  “钦斋泥塑源于清道光年间。”李长青一边翻着手上的县志,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古陵州(今仁寿)张家桥栗林坡斑竹塆,有一位武举人李有春,他常年出入市井乡里,世人皆知其有一马背捏像的神技,后此技艺被他作私塾教师的孙子李钦斋发扬光大。善诗文的钦斋先生首次将泥塑与文学融合,总结出“趣(世俗情趣)、雅(书卷气、文人审美)、灵(空灵不呆板)、巧(构思创意)、精(精益求精、极致)仁(亲民、平等、博爱、普世价值)、道(思想性)。”七字艺术口诀。“后来代代传承,我父亲李永贵和我分别为第六代和第七代传承人。”

《摆龙门阵的老汉》(受访者提供)

  七岁起开始玩泥巴,从小就是学校里的“名人”

  李长青从七岁起就开始玩泥巴,至今已和泥巴打了30多年交道。满屋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泥塑,它们的制作有着怎样复杂的技巧呢?见记者对这些泥塑作品充满好奇,李长青饶有兴致地开始介绍起来。“看,这是棉花,也是钦斋泥塑的艺术特点之一。”他将棉花加入进了泥巴里,解释道,“泥塑是非常细腻的艺术品,原材料筛选得越细致,做出的泥塑会更精细。棉花可以增加泥土的粘合性。”

  说起自己做的泥塑,李长青脸上掩饰不住的喜爱之情,他拿起一尊人物泥塑的半成品,从工具包中抽出塑型刀,一遍遍在人物的脸上拍打、压刻。不一会儿,原本扁平的泥巴棱角分明。“钦斋泥塑的制作要经过选泥、练泥、画稿、搭架、上大泥、细刻、水洗、晾干、着色等十二道工序。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再阴干。钦斋泥塑的题材多选取老百姓熟悉的民俗人物。”

钦斋泥塑

  李长青从小对泥巴就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当别的小伙伴爬高摸低、疯跑乱窜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泥巴捏好他眼中所见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摆在家里欣赏。

  “父亲有着家传六代的钦斋泥塑技艺,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以农活为生计,雕塑只是兴趣。”李长青小时候住在农村,家里靠种地为生,平日里,父亲总爱就地取材,抓上两把泥土,即兴创作泥塑作品。

  “我小时候爱哭,我父亲就用脚边的泥土,捏出手枪、汽车,当作玩具送给我。那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父亲神奇的双手为我创作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礼物。”李长青不仅对泥塑情有独钟,从小就天赋显露。有一次,9岁的李长青用家里的面粉捏了一只小鸟,放在家门口的洗衣石板上。他母亲看见了,以为是真鸟,竟拿起竹竿去驱赶。

  因为泥塑,李长青还一度成为学校里的“名人”。刚上初中的李长青,在五一劳动节期间,雕了一个石雕《佛头像》,代表学校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美术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一个14岁少年制作出精美的佛头像,在众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后来校长家访时,看见李长青家里摆放的一米多长的箱子,里面堆满了包括八仙、小动物等泥塑作品时,才真的相信。校长十分感叹并鼓励李长青:“好好努力,希望你以后干事(眉山方言:干一番大事业)。”

李长青作品《理发》(受访者提供)

  弃“学”游学,他认定了一生所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长青对泥塑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深,1998年,他立志要考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然而,事与愿违,他考上了该院装潢设计专业。一年后,李长青选择了退学。此时,有教授欣赏其才华,推荐他到雕塑大家王官乙、龙德辉大师的雕塑进修班学习。

  在进修班的学习中,学院派写实的艺术风格,改变了李长青对泥塑的看法。“我父亲制作泥塑靠的是一种审美的直觉,注重情感表达。”李长青发现,四川传统泥塑制作没有与客观的人体结构相结合。传统泥塑的指甲、皮肤皱褶难以体现,人物的比例甚至有些失调。“四川传统泥塑应该结合现代美学创作,整体比例才能更加和谐统一。”

  “必须有一些人生阅历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深度。”学习一年后,李长青开始四处游学,到全国各地进行传统泥塑的学习、考察。他先后到北京798艺术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地,考察了国内主要的泥塑产区、石窟、道观、庙宇,对相关艺术门类进行观摩和学习;又到大学里旁听文学、编导、摄影、陶艺等方面的课程。

  “不同地域的泥塑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四川也不例外。钦斋泥塑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表现出世俗化、民俗化,应该延续祖辈李钦斋提倡的‘艺文相融’。”早期的一些游学经历,让李长青开阔了眼界,他也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那就是回到家乡进行创作,表现乡土民俗。

  快看!它们是群“有文化”的泥塑

  2008年,李长青回到了眉山,开办了自己的泥塑工作室。为了更好的熟悉老百姓的生活、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李长青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灵感。他的工作室周围,每逢赶场,各种着深蓝中山装的茶客、磨刀匠、掏耳匠、理发匠、补锅匠、卖叶子烟的,都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茶馆》

  为了更好的抓住人物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神态,李长青在创作泥塑《茶馆》时,专门走访了成都彭镇老茶馆,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茶馆。

  一个光头老汉,一只手拿烟管;一只手拿竹扇,等待身旁的茶博士倒茶……李长青用夸张的人物表情、身体的姿势和四肢的动作惟妙惟肖地展现了成都茶客们的闲适。“成都茶馆历史悠久,据《成都通览》记载,清末,成都街巷有516条,而茶馆就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高峰时期,每天进茶馆的茶客多达12万人。”

  在创作过程中,李长青还努力向其它艺术门类诸如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戏剧、中国文学学习。他累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数十首,共进行诗歌创作数百首,其中多数与泥塑有关。也正因如此,李长青的钦斋泥塑具有浓浓的书卷气和别样的审美。如大仁大义的儒士《何栗》、国学大师《南怀瑾》。

  李长青回忆,为了做好泥塑《南怀瑾》,他曾数次前往南怀瑾青年时曾闭关呆过的乐山五通桥多宝寺。期间,他频阅南怀瑾传记,观看了十多部相关纪录片。为了更深入了解南怀瑾的衣着状态,李长青特意购置了三件民国长衫。历时一年多,他终于将南先生儒雅、佛性、仙气三种气质跃然于泥塑之上。

《书先生》(受访者提供)

  柜台上,一个《书先生》泥塑十分引人注目。泥塑左、右脸的情绪毫不对称,其中一面的表情狂放不羁;另一面却温文尔雅。“这个泥塑叫‘书先生’。”李长青介绍道:“《书先生》代表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史大夫的形象,‘先生’就是文人的意思,‘书’就是其姓,《书先生》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文化人,而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展示。”

  凭着对泥塑的热爱,近年来,李长青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泥塑作品。他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第五届四川省青年美展雕塑优秀奖、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优秀奖、第九届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奖”等。他的作品曾入选第三届法国大皇宫国际艺术双年展,还得到了清华美院“泥人张”传承人张錩教授的高度评价。蜀中雕塑界前辈赵树同、朱成等也对其泥塑艺术赞不绝口。

为儿子捏像(受访者提供)

  “非遗+科技”,3D打印出来的泥塑也很“香”

  “四川传统泥塑的历史大约可溯源至五代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是前蜀的雍中本,五代两宋应该是泥塑最辉煌的时代。不过这些只是文献记载。现在留存的只有明清两代的作品,如明代平武报恩寺的壁塑、清代新都宝光寺的罗汉等,它们都是国家级珍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四川美术史》作者的唐林告诉记者,在四川,传统泥塑技艺大多运用在寺庙里,相较于现代城市雕塑来说,如钦斋泥塑这样的传统泥塑处于“单打独斗”的阶段。

  “2018年之前,还没有人找我买泥塑作品。”李长青苦笑道。钦斋泥塑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但长期以来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外界缺乏“交流”。加之为手工艺品,材质不易保存,有耗时长、生产数量有限、价格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的需求。

  在困难面前,创新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来,李长青对传统泥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革,他用铜、仿泥巴等材质制作出来不易碎的泥塑衍生品,此类泥塑衍生品的生产周期比原来大为缩短,效率得到了提高。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对原型进行扫描,通过电脑三维制模后传送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生产……”近几年,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几乎渗透了各行各业。李长青发现,相比传统泥塑,3D打印泥塑省了一个做泥型然后翻模的环节,更快、更精确。最终的呈现结果,还可大可小,一个数据,多种尺寸。

  “2018年,利用这个黑科技,我成功卖出100余套泥塑衍生品。”李长青笑着说,收益的高低并不重要,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应用,以及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使非遗年轻化、生活化,让人们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了解传统文化,关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这份“新”意才值得推崇。

  作为非遗传承人,李长青也明白传承的重要性。他多次参加各种公益培训、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参与策划专业展览和编撰专业书籍;还发起成立眉山市雕塑艺术协会;常年对雕塑爱好者进行义务辅导。下一步,他计划开始招收学徒、教徒弟。

  接地气、充满了“乡土味儿”的泥塑,是始终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李长青的手捏合着世间百态,他将泥塑化入进了自己的人生。“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我们不能丢。泥塑作为艺术形式,应当承载城市文化传承的作用,我也会尽我所能地这样去做。目前,我还在不断地学习,希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让钦斋泥塑越走越远。”(记者何佳欣 胡旭阳 摄影报道)

《戏班子》

《白石先生》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