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脱贫报告 久久为功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20-05-22 10:09: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阿坝,地处川西北高原,幅员8.42万平方公里,人口94万,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聚居着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

  川西北高原上的这片土地,是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是“5·12”汶川特大地震、“8·8”九寨沟地震的震中,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这里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自然美景,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颈鹤、珙桐等动植物,但也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面广、程度深。通过精准识别,2014年,全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4万人、贫困村606个,贫困发生率14.5%。

  同时,阿坝还面临着生态保护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灾后恢复重建等多重压力和特殊挑战。这些因素注定了阿坝脱贫攻坚的艰难与不易。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阿坝州委、州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带领94万藏羌回汉等干部群众,接力奋斗,顽强拼搏,坚决向贫困宣战。

阿坝县青稞丰收。   李刚摄

草莓喜获丰收。吴传明摄

藏羌儿女走进新生活。伍排勇摄

阿坝藏族群众点赞新生活。   (黑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川县曾达乡村民依托云顶花海,吃上“旅游饭”。   (金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灾难中崛起,感恩中奋进。在高山峡谷,在草原湿地,在边远牧区,阿坝人民以坚定的信念、果敢的决心、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着贫困面貌。

  今年2月,省政府批准31个县(市)退出贫困县,其中包括阿坝州的壤塘、黑水、阿坝3个县。至此,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迎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节点:全州累计完成10.3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606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03%。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625元增长到2019年的8503元,年均增幅达34.2%。

  成绩的背后,是阿坝干部群众久久为功,协力奔小康的结果。梳理、盘点、总结过去几年阿坝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经验、创新,不仅是为了记住来时的蹒跚路,更是为了走好今后的振兴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生活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新奋斗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今天的阿坝大地,处处生机勃发。明天的阿坝儿女,必将更加幸福吉祥!

  脱贫进度表

  2017年第一批贫困县“摘帽”

  马尔康、汶川、理县、茂县4个贫困县(市)

  2018年第二批贫困县“摘帽”

  金川、小金、若尔盖、红原、九寨沟、松潘6个贫困县

  2019年第三批贫困县“摘帽”

  黑水、阿坝、壤塘3个贫困县

  减贫成绩单

  2014年

  按当时农牧民人均年收入2736元标准,全州共识别核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4万人、贫困村606个,13个县(市)均为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14.5%。

  2014年至2016年

  实现126个贫困村退出,5.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25%。

  2017年

  实现马尔康、汶川、理县、茂县4个贫困县(市)“摘帽”,239个贫困村退出,3.03

  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3.06%。

  2018年

  实现金川、小金、若尔盖、红原、九寨沟、松潘6个贫困县“摘帽”,208个贫困村退出,1.72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7%。

  2019年

  实现黑水、阿坝、壤塘3个贫困县“摘帽”,33个贫困村退出,0.4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3%,为历史最低水平。

  2020年

  全面完成剩余的41户221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脱贫奔小康。

  战贫布阵图

  补短板

  2016年以来,阿坝州累计完成9355人易地扶贫搬迁,建成藏区新居15687户;改扩建农村公路4149公里;解决3.2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解决3.9万人生活用电;完成74个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4G机站5521个,乡镇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出行、饮水、用电等难题。

  强产业

  新建和改造提升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基地137万余亩,建成21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5719个、家庭农场298个,235个产品使用“四川扶贫”商标。申创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3个、示范村67个、民宿达标户633个。创建“扶贫车间”6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86万个,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82万人次。

  保民生

  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10.1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3.27亿元用于学费减免补助,受益学生41.58万人次。全面推进“两线合一”,3.4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特殊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兜底。

  富精神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举办群众教育活动7000余场。建立农牧民夜校1352个,组织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科技近百万人次。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近2000场次。全州5个集体、14名个人分获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奖。夯根基以推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为抓手,3.5万名干部职工常态化与19.2万户农牧民群众联户联情,开展法律政策“七进”5300余场次,覆盖群众95万人次,有力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干群关系鱼水情,13县(市)“摘帽”平均认可度达99.2%。(易西)

编辑:编辑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