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走出宣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04-18 11:22:00 精神文明报
    四川省宣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近年来,宣汉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扭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宣汉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产业促增收助脱贫

  宣汉县始终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的“龙头带动”效应,着力走出一条“以产业促增收助脱贫”的旅游扶贫新路径。 

  突出城乡带动,力促景区标准“扩基础”。紧扣“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坚持以“景区标准”推进巴山大峡谷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2+8”城镇体系建设,布局实施县城“一环一区两园两路”、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真正做到功能性和景观性同步配套,让县域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突出文化带动,力促文旅融合“提品质”。依托巴山大峡谷为巴人祖源地核心区的优势,深度挖掘巴文化资源,加大巴文化符号利用、保留巴文化建筑风格、传承巴文化民风习俗,邀请央视著名导演哈文精心编排巴文化大型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广泛开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等特色民俗活动,使巴山大峡谷景区因巴文化而有魂,因巴文化元素的植入而厚重,不断提升景区的识别度和生命力。目前,已有3500人(次)群众参与演艺增收,建成专门演艺队伍6支,吸收贫困群众85人参与专职演艺,群众脱贫奔康的动力更加强劲。 

  突出产业带动,力促农旅联动“促增收”。依托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大力实施“旅游+农业”行动,做大做强“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产业和巴山大峡谷土特产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农家乐,组织贫困群众发展年产万桶土蜂蜜、千吨老腊肉等旅游商品,探索出“产业发展+贫困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已建立乡村农家乐116家,带动42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190元,初步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突出机制带动,力促景区效益“带脱贫”。全力构建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与群众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景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功探索出务工带动脱贫、易地搬迁带动脱贫、资源入股带动脱贫、就业帮扶带动脱贫、产业联动带动脱贫、经合组织带动脱贫的“六大脱贫模式”,力争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102个贫困村、9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 

  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潜力

  宣汉县坚持以助农增收为导向,以科技兴县为主线,紧盯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打破身份地域限制,“组团式”整合力量资源的发展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潜力,全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破除政策藩篱,激活科技人员“内动力”。打破身份、地域两种限制,强化政策、资金两项扶持,严格监督、奖惩两项管理,启动实施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参与创新创业总人数达到280余人,带动培养贫困村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1.5万余名,激发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成立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通创新创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一对一”挂包联系制度,为78个科技型经济实体分别明确联系领导和部门,协调项目资金达2000余万元,强力支持科技型经济实体服务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脱贫奔康“驱动力”。支持农业科技人员通过领办创办专合社和经济实体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破解贫困户与市场对接的难题。目前,已有112名县内外农业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2个,流转或集中经营土地1000余公顷,组织贫困户3000余户,1.1万余人参与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脱贫。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培育农业品牌、兴办特色产业,先后培育出大巴山粉葛、富硒茶叶等品牌31个,有力提升了“宣品天下”知名度。大力推广粮经复合、“136”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模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对口联系帮扶贫困村制度,指导211个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2.56万户农户年均增收2500元,帮助万余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激发干部创业干事热情

  立足转型发展新常态、紧盯如期脱贫攻坚硬任务、聚焦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势,紧紧扭住激发活力这一关键,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各层级干部的积极性,营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坚持正向激励,激发“想干事”的内生动力。坚持“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乡镇工作经历丰富、急难险重任务中有突出贡献、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公认“三个优先”原则,注重在重大项目、处突维稳、脱贫攻坚等工作一线中锻炼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事关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坚持主动发现、重点培养。换届以来,18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县级重要部门或重点乡镇正职,其中30岁以下5名。 

  注重能力建设,提升“能干事”的专业水平。整合清华网校和村镇干校资源,创新推行“1+10+N”干部培训模式,以党校、10个重点镇和若干现场教学点为主阵地,按照“抓什么训什么、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分类分层大规模培训干部。加大年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援助计划,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发达地区、急难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锻炼。近年来,外派80名干部到省市综合部门、艰苦边远地区挂职锻炼。(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编辑:杨均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