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 —
未成年人网  |   四川地方文明网站群  |   天府论坛  |   投稿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一名退休老党员的为民情怀——记“中国好人”张洪恩
2021-04-30 14:47: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四川文明网成都讯(漆世平)4月28日上午10点,当记者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的“川化阅报栏”时,85岁的党员张洪恩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忙碌着。精神矍铄的他戴着老花镜,伏在桌案前,用红笔在邮递员刚送到的报纸上勾勾画画。勾画完后,张洪恩移步到报栏前,将报纸展板取回办公室开始用浆糊贴报,然后在“川化大妈”志愿者袁邦秀的帮助下将展板抬出,挂在了办公室外的报栏上

  自1996年退休以来,张洪恩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做着这件事:收报、读报、贴报、抬展板,给周围的居民送上“精神食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利用专业所长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曾荣获“四川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四川好人”“成都市文明市民”等称号。今年4月29日,张洪恩又被授予“中国好人”称号。

张洪恩

  租下仓库办报栏

  当天上午10点30分,“川化阅报栏”的展板前像往常一样站满了前来看报纸的人。

  化工路社区居民付运航是这个报栏的忠实粉丝,自1991年退休后,喜欢看报纸的他几乎每天都来,还会抄录报纸内容。川化集团退休职工陈贤书也是这里的“常客”,每天的看报时间多则两个小时,少则一个小时。“虽说现在电视机、手机获取信息都挺方便,但我还是喜欢来这里看新闻。”陈贤书告诉记者,报栏上的报纸被张洪恩用红笔标记了重要的时政新闻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类信息,对于80岁的他来说,这样看起来不费眼神,获取信息更轻松。

  说起办报栏的初衷,张洪恩笑着给记者讲起了25年前的故事。1996年,60岁的张洪恩从川化集团法律顾问的岗位上正式退休。“刚退下来那会儿,没其他事可做,只好把时间都花在读书看报上。”张洪恩回忆道。

  喜欢读书看报的张洪恩有一个习惯,喜欢用笔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地方勾画下来。一天,他在勾画报纸时突发灵感:何不让看过的报纸发挥一点“余热”,方便那些关心时事、想获取信息的人?

  于是,张洪恩拿出3000元积蓄在川化家属院租了个旧仓库,又平整了仓库前的地块,买来木板和玻璃,制作了几块展板,贴上自己勾画了“重点”的报纸,办起了“张洪恩报栏”。每天,他把报纸贴在展板上,再将展板抬到门前架好,供社区居民和过往行人阅读。

  出乎张洪恩意料的是报栏一推出,就吸引着大量来看报纸的群众。“当时见报栏‘人气’不错,我又掏钱订购了10余种报纸。”张洪恩告诉记者,目前每天贴出的报纸共计有20余种,内容包括时事、人文、法治、维权、健康等方方面面。

报栏前认真看报纸的居民

  25年贴报25万余张

  为了把报栏办得更好,张洪恩每天都密切关注着什么时段看报纸的人数最集中,大家更喜欢看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大家的阅读需求,及时调整阅读标记,才能更好地服务大家。”张洪恩告诉记者,这项“工作”让他的退休生活更充实。

张洪恩(左)在志愿者帮助下抬报纸展板

  在办报栏的过程中,张洪恩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以前,他每年花在订报、房租、水、电、气等上面的费用就达2万元左右。“好在近两年订阅报纸和房租的费用都有政府资金支持,还有不少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经常来帮忙抬展板,让年纪越来越大的他轻松了不少。”张洪恩告诉记者,报栏的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在社区的支持下报栏由过去的木质展架换成了钢塑展架,报栏旁还安置了几把长椅,方便市民阅读和休息。

  2016年,张洪恩被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及转移”(腰骨癌晚期)。在治疗期间,为了不因自己生病而影响报栏按时与大家见面,张洪恩每天一大早就坐车到医院输液治疗,中午1点后,输完液的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青白江处理报栏事务。按医疗方案,张洪恩本该多修养,可他依然不惧病痛,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办报栏,默默传递社会正能量。

  因为办报栏,张洪恩和老伴王明珍偶尔也有矛盾,王明珍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他那么大的年纪了,天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弄报纸,说也不听,根本就不顾家里人的担心。”但张洪恩办报栏,王明珍也是“出力”最多的,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为张洪恩解除了后顾之忧。说起张洪恩和他的报栏,王明珍说:“他认准了的事非做到底不可,办报栏也算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乐趣,作为家人,我们也只有支持。”

  张洪恩的坚持,不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得到了周边群众的钦佩。

  “张律师,你腰不好,还是我们来抬展板吧。”这样的话,张洪恩每天都会听到,或者来自他的老邻居修车匠王余昌、裁缝冯小英,或者来自“川化大妈”志愿者袁邦秀、李碧云……这些被他的爱心“温暖”着的人,也在用行动温暖着他。

  “在一天,干一天,只要还活着,这个报栏就要办下去,‘小车不倒只管推’,绝不拉稀摆带。”25年来,张洪恩天天坚持贴报更新报栏内容,截至目前“川化阅报栏”已累计贴报25万余张,阅读人次近30万人。

  为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

  作为一名律师,张洪恩看到很多人因不学法、不知法,不能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有人因不懂法、不守法,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于是,退休后,在坚持办报栏的同时,张洪恩还发挥专业所长,宣传法律知识,义务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张洪恩与居民在普法活动后合影

  “喂,张律师,您下午在吗?我想来找您咨询一下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去年5月,正忙着勾画报纸的张洪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来自川化集团公司的退休女职工吴奶奶。

  吴奶奶91岁了,丈夫已去世,夫妻二人共育有5个子女。吴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每月的退休金不多,请不起保姆,5个子女均在成都,却没有人回家照顾她,连生病住院都没人照顾。吴奶奶到社区寻求帮助,社区打电话通知其子女到社区进行调解,也无人回应。了解了吴奶奶的困境后,张洪恩免费为她写了诉状,并在法院立了案,维护吴奶奶的合法权益。

  如今,像这样的法律援助,张洪恩每天都会接不少。尽管很忙,张洪恩还是经常抽出时间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不论是谁,他都认真询问,耐心解答,随叫随到。在张洪恩张贴的报纸中,法制类的报纸也是最多的。此外,张洪恩近几年还担起了化工路社区“侨家港湾——馨化老党员工作室”的法律调解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调解纠纷,撑起法律“保护伞”。

张洪恩(左二)与馨化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及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讨论社区事务

  25年来,张洪恩从满头青丝到现在的白发苍苍。他的坚持感动着许许多多的党员、志愿者,一名名党员、志愿者相继加入到报栏的志愿服务行动以及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传承雷锋精神,传播爱与力量。

编辑:张文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网版权所有